“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减负提质——关于促进学生思维的讨论How to Reduce the Burde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under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Discussion on Promoting Students' Thinking
李晓蕾;
摘要(Abstract):
“双减”政策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学校、教师向课堂教学要效率,通过高效、低耗的精细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高涨需求。教学改革应从当前影响教学质量提升、阻碍教学对学生思维培养功效的要素着手,首先要以知识结构为抓手,助力学生形成完整、通畅、系统化的思维路径;其次应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认知障碍,设计富有思维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通过主动自觉的概括抽象掌握知识体系,重构解决问题的经验与策略;再次要适时通过讲授的方法,让学生在“静听下的思考”中经历积极的言语思维建构过程;最后,则是要通过精心设计的作业,与教学对思维的发展发挥同向功效。
关键词(KeyWords): 双减;教学质量;思维;课堂教学;知识结构;挑战性任务;讲授;作业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李晓蕾;
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2.03.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王本陆.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学发展格局的两点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21(10):27-30. [2]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3] 陈嘉映.说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4] [美]杰罗姆·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5] [苏]列夫·维果茨基.思维和言语[M]//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 聂晶,肖奕博.新课标·新挑战:新小学科学课程的重构与落实[J].中小学管理,2017(9):30-32. [7] [瑞]让·皮亚杰.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 [美]约翰·杜威.进步教育与教育科学[M]//吕达,刘立德,邹海燕.杜威教育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9] [美]凯瑟琳·坎普·梅休.杜威学校[M].王承绪,赵祥麟,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0] [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1] [苏]列夫·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2] [德]马丁·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3] 王策三.教学认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1)这里指学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