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南疆研究_南海专题

  • 古代中国探测南海珊瑚岛礁的历史意义

    林昆勇;余克服;王英辉;

    古代探测南海珊瑚岛礁是中国发现、管理和开发南海诸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漫长历史活动集航海技术、渔民生产、岛礁地貌、海洋生态、领土主权于一体,是古代中国开发利用南海诸岛的重要历史证据。从属性来看,南海珊瑚岛礁的发现、管理和开发在古代中国历史中不断演进,古代中国各朝代对南海珊瑚岛礁管理既一脉相承,又独具特色,形成了中国南海多元、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历史画卷;从归属来看,南海珊瑚岛礁的管理和开发推动了古代中国各个更替朝代在海洋领域发展的历史演进,历代中国人民在南海诸岛生产生活,进而推动南海诸岛主权归属很早进入中国领土版图的渊源历史;从主体来看,历史发展形成了多层次而又具传承性的南海珊瑚岛礁主体,南海问题发展中也应将南海珊瑚岛礁视为一个历史发展主体,它既拥有自身独特的历史发展积淀,又面临着颇具争议的南海问题。

    2016年06期 v.52;No.239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从南海争端视角看中国-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罗亮;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中国经营周边外交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东南亚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首选方向。但受南海偶发性"摩擦"事件、中国近年来在南海主动维权作为、东盟国家对"新丝路"观念认知上的差异以及政治互信的缺失等因素叠加影响,南海争端已逐步演变成为影响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潜在的风险因素。为此,有必要通过主动宣讲新丝路的内涵、为东盟地区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积极发挥现有各类合作平台与机制的作用等方式,增信释疑,力求规避南海争端带来的不利因素,将新丝路倡议真正打造成为地区共同发展繁荣的长远性"大手笔"。

    2016年06期 v.52;No.239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哲学研究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青年马克思”文本群

    周嘉昕;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史上充满分歧和争议的一部手稿。在其公开问世之后,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解编辑的MEGA1版本却成为西方"马克思学"炮制"青年马克思"问题的重要依据。理论的争论推进了文本的研究。基于MEGA2版本中按照写作顺序编排的文本和马克思自己的编号可知,这部手稿的写作充满异质性和复杂性。结合青年黑格尔派内部的理论争论以及马克思青年时期的实践经历,可以将这部手稿看作"青年马克思"文本群中的关键环节。以国家和私有财产(地产)、市民社会和国民经济学(动产)、分工和对象化为问题焦点,或可推进马克思主义形成史叙事模式的理论创新。

    2016年06期 v.52;No.239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青年马克思开启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另一把钥匙——窥探《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卢梭镜像

    骆夷;孟偲;

    通常认为,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方法和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遭遇的"物质利益"难题,是马克思完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两大动因。正是通过把被黑格尔本末倒置的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颠倒过来,马克思开始了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道路。然而,此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人物——卢梭。卢梭对市民社会的预知性批判、对"市民"与"公民"二分的揭露,既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也是和黑格尔共同开启马克思探索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另一把钥匙。

    2016年06期 v.52;No.239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重访“拉斯基时代”——国外拉斯基研究的最新动向及其中国意义

    魏宁海;

    近年来,国外学术研究一种新的动向就是拉斯基重新回到政治讨论的视野。对于国人来说,拉斯基并不陌生。但在其去世之后,拉斯基在英美学界也经历了一个从被忘却到重新发现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四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的抨击,60-70年代的单一问题和思想阶段研究,80-90年代的系统分析,90年代以来当代价值的阐发。对这一历史过程和动向的回顾,不仅有利于解决拉斯基是谁、如何定位拉斯基、如何理解拉斯基思想发展中的阶段性差异问题,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概念范畴的西方历史语境,全面把握20世纪上半叶英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以更加科学的姿态面对当代资本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6年06期 v.52;No.239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人格尊严权及其现实性: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

    黄小洲;

    康德认为,理性存在者就叫做人格。人格尊严来自意志自律,它是敬重的对象。人格尊严既是人的一项义不容辞的义务,也是人的一项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黑格尔批判康德的人格尊严观是一种抽象的、形式化的同一性思维,他认为法权是人格尊严的现实性和客观实在,它包含财产权、精神产品权和生命权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2016年06期 v.52;No.239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经济研究

  • 信息传播视角下台湾青年的“大陆印象”与赴大陆“就业创业意愿”——基于对台湾四所高校1030个样本的问卷调查

    刘澈元;李宁;

    广西师范大学与台湾4所大学的联合调研表明,当前台湾青年的"大陆印象"与其赴大陆"就业创业意愿"呈现一定程度的矛盾,偏于负面的"大陆印象"与趋于正面的赴大陆"就业创业意愿"同时并存。台湾青年趋于正面的"大陆就业创业意愿"体现了其对大陆经济发展潜力的客观认识和对自身职业生涯的理性规划。但是,在偏于负面的"大陆印象"制约下,其意愿仍有转趋保守的可能性。因此,改善台湾青年的"大陆印象"是促进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的长期和根本任务,可从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矫正台湾青年的"偏独"史观,大力促进两岸青年的体验式交流,充分发挥台商对台湾青年的正面引导作用等方面解决。

    2016年06期 v.52;No.239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在线影评对电影上映场次和票房收入的影响研究

    郭恺强;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在线影评已经成为消费者在选择观看电影过程中的重要信息源,也使得利用在线影评来预测电影票房收入成为了可能。为此,将在线影评数量、电影票房收入、电影上映场次作为内生变量,并借助联立方程模型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线影评数量和电影上映场次显著正向影响电影票房收入;而电影票房收入和在线影评分值又对在线影评数量有显著影响;在用户影评和专家影评中,只有用户影评分值显著正向影响电影上映场次。

    2016年06期 v.52;No.239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 收入差距约束下西南边境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分析——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陈光春;刘宏楠;于世海;

    将收入差距因素引入全要素生产率体系,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指数估算西南边境11个州(市)2003-201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与传统不考虑收入差距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比,结果表明:样本期内西南边境地区不考虑收入差距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大于1,考虑收入差距时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则小于1,而且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很不稳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是技术进步;考虑收入差距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以及技术进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即不考虑收入差距大大高估了西南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西南边境地区收入差距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率与TFP的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地区经济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与TFP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2016年06期 v.52;No.239 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 论民俗旅游的文化视阈

    李岩;顾涛;

    民俗作为独特的文化资源,是旅游的重要开发对象和产业支撑,并从而形成民俗旅游这一特色旅游项目。要促进民俗旅游健康发展,就应该从文化的多维角度来认识民俗,充分认识旅游开发中民俗的异质和同质、原生和衍生、人本和物本等问题,使民俗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走上更加健康的轨道。

    2016年06期 v.52;No.239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文选》研究

  • 论《文选》与《文心雕龙》工作量之可比性诸问题

    力之;

    《文选》与《文心雕龙》因性质不同,故难以比较两者工作量之大小如何。然《文选》与《文心雕龙》"论文叙笔"部分却有着切实的可比性。编纂《文选》的工作量要远小于撰写《文心雕龙》"论文叙笔"部分的。完成同一工作量虽会"因人而异",然在两者有可比性的部分,不管从哪一角度看,其均无太多之"异"。即昭明太子编纂《文选》所花时间仍相应地要比彦和撰写《文心雕龙》的少。撰写《文心雕龙》要比人们想象的费时,而完成《文选》的工作量与难度则被某种程度地放大了。

    2016年06期 v.52;No.239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论《文选》对唐代律赋创作的影响

    赵俊波;

    《文选》对唐代律赋创作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题材方面,在面临多种选择时,唐人往往承袭《文选》中相关作品的题材而非其他;2.语言方面,唐人借鉴《文选》的频率高且此现象很普遍,同时,在面临多种选择时,唐人承袭《文选》而非其他典籍;3.押韵时,唐人或有意模仿《文选》而使用古韵,或应和《文选》中相关赋作的韵脚。研究《文选》对唐代文学的影响,须先探讨其与律赋的关系,由此入手,才更具说服力。

    2016年06期 v.52;No.239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释事忘义”再评价

    刘美燕;

    《文选》注释研究领域始终存在一个误区,即对"释事忘义"这个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现象持负面评价。厘清这个问题对诗文注释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所谓的"释事忘义"其实是古人对于"征引式"为主"直解式"为辅的注释方式的批评。对于诗文注释来说,这两种注释方式各有优劣。文本类型、注释者的注释目标、读者预设、个性、兴趣、知识结构等因素影响了注释者的选择和使用。因此,用带有贬义色彩的"释事忘义"这个词一概而论地批评以"征引式"为主"直解式"为辅的注释方式,这是不科学的。

    2016年06期 v.52;No.239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古抄本《文选集注》汇录《钞》之撰者考

    王翠红;

    学界对日藏古抄本《文选集注》汇录《钞》(即《文选钞》)之撰者众说纷纭,主要有公孙罗著、李善弟子著、无名氏("或为察")著、郭林宗著等几种观点,迄今未有定论。今通过对诸家说解的综合审视、理性反思,并结合相关内证和外证材料,补充论证《文选集注》汇录《钞》当系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所著录阙名氏之三十卷本《文选钞》。

    2016年06期 v.52;No.239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石刻文献研究

  • 从石本与纸本之异论石刻的文体特性

    杜海军;

    石刻是一种石本文体,与纸本文体不同。从传统的文献留存看,主要的文本载体只有石头与纸张两种。以石为载体的文章我们称为石本,以纸张为载体的文本我们称为纸本。由于载体的不同,石本形成了与纸本不同的特点:石本较纸本内容与风格不同,同类文体结构不同,作者主体的构成与署名方式不同,再加上石本综合性、直观性与立体性、文物性等特点,可见石刻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石刻在我国文献中有大量的存在,清楚认识石刻的文体价值,将为文体学研究开辟一个新的方向,增加一个新的文体类别。

    2016年06期 v.52;No.239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从出土佛教题材汉画看东汉宗教生态格局的变迁

    刘克;

    传统宗教生态在东汉年间发生了巨大改变,形成了一个以佛教为特征的新型宗教生态。出土佛教题材汉画(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铜镜、碑刻等的合称)几乎同步记录了这一变迁过程。从佛教汉画来看,东汉宗教生态的这种改变是当时宗教系统的总体态势、层次结构、表现形式和内外关系诸多因素互动的结果。在东汉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下,虽然传统宗教生态的构成基础、条件及其性质跟佛教文化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构成了佛教入华拓展空间的严重障碍,但讲求慈悲为怀的佛教在本质上跟儒教的仁和之道和道家的虚静之理又有共通之处。东汉末年日趋严重的社会危机摧毁了传统宗教生态中主体信仰的制度支持和祖先、自然崇拜的社会基础,政治统治和农民造反严重打击了宗族势力和深刻改变了社会结构,不期然地为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消除了屏障、扫平了道路,并为东汉政主教从、兼容互补、多元通和、相依相扶这一宗教生态的形成夯实了台基。佛教汉画视野宏阔,立意高远,其吐纳驰辩为我们考察东汉宗教生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2016年06期 v.52;No.239 9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教育研究

  • 成就与挑战:政府主导下的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评析

    侯莉敏;

    步入21世纪,我国学前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2010年,中央政府制订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确立了政府主导下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学前教育事业的各项指标都呈快速增长态势,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面临诸多挑战:适龄人口变化对学前教育资源的扩充带来压力,社会发展对学前教育体系构建带来新的要求,多元化办园格局对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带来巨大挑战,农村学前教育的迅速兴起给学前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压力。

    2016年06期 v.52;No.239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反贫困的性别分析:基于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女性生计资源的调查

    徐莉;

    在中国,山区占全国领土面积的2/3以上,由于自然条件艰苦,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发生率较高。少数民族山区的贫困女性更是贫困者中的弱势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生计资源的缺乏是典型特点。可持续生计分析是目前国际反贫困的主流分析框架,采用生计分析,可以凸显以人为中心的反贫困策略。调查发现,在滇桂黔石漠化区域内的少数民族村落中,贫困女性的生计资源特点为:资源总体缺乏,品种单一;现有资源利用不足,获得方式水平较低;人力资源开发有限,社会参与愿望弱。根据这一状况,可采取"看得见人"的反贫困策略:重视性别贫困靶向的资源整合,让生计可持续;推进民族教育改革,提高生计能力;建立性别统计制度,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

    2016年06期 v.52;No.239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社会转型背景下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广西为例

    李姗泽;谢超香;

    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热点。总结广西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特征,分析广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现状,发现广西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失衡严重、道德意识淡薄、学习成绩不佳、人身安全缺乏保障的问题。为帮助留守儿童更好适应环境,应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体系,加强监护人教育和家校合作,更新留守儿童管理模式,培养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以促进留守儿童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健康成长。

    2016年06期 v.52;No.239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历史研究

  • 侬智高起事影响下宋王朝在岭南地区治策的调整

    蓝武;

    侬智高起事沉重打击了宋王朝在岭南地区的封建统治,动摇了宋王朝在南疆地区的统治根基,宋王朝不得不相应调整其在岭南地区的治策。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探析侬智高起事影响下宋王朝在岭南地区治策的调整问题,可以引发学术界对侬智高起事以及宋代南疆治策展开深入研究。

    2016年06期 v.52;No.239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抗战前后东南亚华侨抵制日货运动的思考

    张坚;

    海外华侨属于和平的经济移民。一战后,随着东南亚华侨当地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他们渐渐成为相对独立于中国的经济实体,他们的行动除了受到中国方面的影响,更多地受到当地社会的左右。近代以来,东南亚华侨在政治上属于被歧视、虐待的少数民族,抗战前后,他们开展抵制日货运动,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东南亚华侨与中国的交往属于双向互动行为,抵制日货运动反映了他们希望得到中国政府有效保护、抗击日本在东南亚的经济侵吞、维护生存发展权利的诉求。

    2016年06期 v.52;No.239 12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传播学研究

  • 记者型主持人的叙事策略研究——以央视《新闻调查》为例

    罗幸;

    记者型主持人作为电视调查性报道节目的核心,在新闻叙事进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推动性作用。本文以央视《新闻调查》中的记者型主持人为研究样本,研究其作为叙事者在调查性新闻报道节目的叙事进程中,通过使用"冲突策略"、"悬念策略"、"调度策略"的叙事策略,让新闻事件更具有悬念和冲突,情节更加跌宕起伏,为新闻事件"故事"化的有效传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6年06期 v.52;No.239 134-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