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学研究_《文选》研究

  • 论《文选》“弹事”类

    李乃龙;

    "弹事"实为公诉状文,作者均为职司弹劾的御史,读者对象为君王。《文选》卷四十"弹事"收有任日方的《奏弹曹景宗》《奏弹刘整》和沈约的《奏弹王源》三篇。曹景宗因军事而遭弹劾,刘整因家事而遭弹劾,王源因婚事而遭弹劾,包括了朝廷命官从家到国违反法制或道德的重要类型。叙事简明、气势凌厉是弹事文的主要艺术特征。

    2010年02期 v.46;No.199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与林伯谦先生论《文选》的编者问题——《由〈文选序〉辨析选学若干疑案》商兑之二

    力之;

    对道宣"照录"刘孝孙说"刘孝绰撰《诗苑》"之序作综合考察,便知据此无法证"刘孝绰主编《诗苑》"。以由"太子独使孝绰集而序之"说证其不能撰《文选》,犹科学家走出实验室而忘记了科学常识。"《诗苑》就是《诗苑英华》",而以此作刘孝绰为《文选》实际编纂者的"关键核心"无任何实质性意义,根本动摇不了萧统撰《文选》说。从总集编撰的实质性层面上考察,昭明太子完全可凭一己之力完成《文选》。

    2010年02期 v.46;No.199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文学研究

  • 朝鲜文人许筠赋作论析——兼论与中国赋体文学之关联

    杨会敏;

    朝鲜文人许筠《惺所覆瓿稿》卷三共收有9篇赋,赋作通过直抒胸臆,虚幻式的梦幻神游,写实性的纪游征行、寄情景物,怀古伤今及友情酬唱的方式表达了他遭受贬谪、感士不遇的骚怨精神,并且通过自身的遭遇与经历,写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独特的感受与把握,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现实意义。其辞赋还表现出鲜明的崇情色彩和载道思想,这既与他在接受中国传统诗论基础上形成的自己独特的"性情观"和"载道观"这一内因有关,也与中国明代前后七子辞赋复古这一外因有关。另外,许筠善于从中国辞赋中汲取众家之长,自成一家,其赋作在朝鲜赋坛上独树一帜。

    2010年02期 v.46;No.199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6K]
  • 郁达夫的情爱书写与日本文学好色审美传统

    肖百容;蒙雨;

    对于"日本文学与郁达夫的创作"这一课题,学界大多致力于从"私小说"对郁达夫创作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几乎忽视了郁氏创作与日本文学更久远的传统之间的深层联系。郁达夫的情爱书写的独特性是受到日本文学好色审美传统影响的结果。日本文学好色审美传统的接受使郁达夫的作品更加丰富、更具张力的同时,也是造成郁达夫的情爱书写在大半个世纪的文学史中备受压抑和误解的主要原因。

    2010年02期 v.46;No.199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概念隐喻与卡明斯诗歌语篇连贯的建构

    方小青;

    作为现代主义先锋派画家与诗人,爱德华.艾斯特林.卡明斯以其独特的建行形式和诗歌创作技巧闻名于世。他的很多诗歌大量使用了独特的句法结构,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是其实现诗歌语篇连贯的基础,使诗歌语篇在语义和语用-认知两个层次上具有连贯性。这种语篇连贯不仅是语义层面通过概念隐喻的隐喻表达式和语篇主题实现的语篇衔接的产物,更是动态认知语境中参与者交际的产物。卡明斯诗歌表面的断裂并不会影响语篇的连贯。这对拓展特殊诗歌语篇的认知研究、语篇认知研究相关理论的整合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0年02期 v.46;No.199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当代大学生信仰与信仰教育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为例

    谭培文;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仰已基本确立。但是,信仰的内涵与政治边界仍不清晰。解决的对策是: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培养一支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理论与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内容始终;在政策设计上,运用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在大众文化建设中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2010年02期 v.46;No.199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简析高校“双高”人员的党性培养——以广西高校“双培”工作为例

    梁迪;刘月娥;

    "双高"人员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双高"人员的党性修养,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应全面营造"大双培"意识,积极加强"双高"人员的党性培养,使他们在政治上更加坚定,思想上更加进步,业务上更加突出,为党的千秋大业输送更多高层次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010年02期 v.46;No.199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哲学研究

  •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解构向度与建构向度

    孙帮寨;邹放鸣;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包含两个向度:其一是解构的向度,即对于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给予无情的批判,马克思对意识形态企图遮蔽经济与社会真正本质的种种话语策略的剖析和揭露,成为其意识形态批判的中心内容;其二是建构的向度,即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都作为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革的基本概念工具,在马克思所创立的作为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基本原理中,意识形态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范畴。所以,我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指导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在这两个向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2010年02期 v.46;No.199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论庄子的“心”观

    吴全兰;

    庄子认为,"心"是祸福的根源;人心的淳朴是天下太平的保证;心的虚静是成功的关键。心的最高境界是"心如死灰",即物我两忘、心物合一的境界,这其实也是"道"的境界。在此境界中,世俗的功名利禄的追求、仁义礼智的观念等已被清除出心,心恢复了本来的自然、淳朴、清静。生活在世俗社会受世俗观念束缚的人需要修心,修心的目标就是"心如死灰",修心的途径是"心斋"、"坐忘",即屏除世俗的欲望、观念、价值,规范对心灵的束缚,使心灵恢复纯净质朴而又自由超脱的状态。

    2010年02期 v.46;No.199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 《葛天氏乐》的生态平衡理念

    陆栋梁;

    《葛天氏乐》是中国音乐史上一部著名的乐舞,其中蕴涵着远古先民关于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的理念:人是天地间自然界之产物;用"敬"、"依"、"达"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民康物阜,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些理念至今仍能向现代人类发出警示:保护生存环境应防患于未然。

    2010年02期 v.46;No.199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詹姆逊文化全球化理论立场与层次分析

    徐凤;倪寿鹏;

    美国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詹姆逊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批评家。他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出发,断言后现代性实即全球化的文化。在综述了对全球化的若干立场后,詹姆逊依次探讨了全球化技术的、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社会的五个迥然不同的层面,试图证明它们之间最终的内在联系,并相应地发掘一种对抗的政治策略。

    2010年02期 v.46;No.199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法学研究

  • 广西少数民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立法与实施的法理思考

    周世中;

    广西有12个民族自治县制订了自治条例。自治条例的立法与实施,保障了各少数民族自治权的实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但是,目前自治县自治条例尚不完善,缺乏本地民族特色,实施效果不理想。应加强自治条例的立法工作,强化自治条例的实施和监督,使自治条例真正能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服务。

    2010年02期 v.46;No.199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论我国海外农业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以中国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农业投资为例

    魏德才;雷羽;

    海外农业投资可以解决我国农业加工企业原料不足问题,充分利用国外土地和当地劳动力资源,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农业投资周期长,容易受到地域、气候、环境和东道国的政治因素影响,因此,海外农业投资保险是防范和化解我国海外农业投资政治风险的重要途径。国家通过特设或指定的保险机构对本国海外农业投资者面临的政治风险直接保险,一旦发生政治风险,即由保险机构代替投资者地位行使代位求偿权,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2010年02期 v.46;No.199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民族文化研究

  • 仫佬族依饭节舞蹈与道教文化的关系——广西罗城仫佬族民间舞蹈现状考察

    黄小明;苏水莲;廖梦华;

    依饭节是仫佬族特有的宗教节日。在依饭节祭祀活动中由师公表演的"依饭舞"蕴涵着深厚的道教文化,反映出道教崇尚自然、以"圆"为美等特点:从审美意识上,渗透着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从动作形态上,体现出道教"步罡踏斗"、"五行八卦"和"圆"的韵律风格。

    2010年02期 v.46;No.199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论踏歌的形态与特征内涵

    潘晓霞;

    踏歌历史悠远,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传袭了几千年,曾经风靡于不同的地区、民族、社会阶层。参与踏歌的舞者的身份以及人数不受严格的限制,个人的特征在整体中消失,舞群的感觉替代了个体的意识。踏歌的队列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早期的踏歌一般为圈舞形式,这主要是因为早期踏歌体现了一种群体的感召力。

    2010年02期 v.46;No.199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从婚俗歌探桂西壮族婚俗——以平果嘹歌为重点

    李萍;

    民歌是民俗资料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民俗的一种重要工具。平果嘹歌中记载有大量的婚俗歌,这些婚俗歌全方位、原汁原味地反映了桂西壮族婚俗的主要内容,如订婚习俗、结婚习俗、婚后习俗等。这些风俗,成为壮族悠久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壮族民族特征的基本要素。

    2010年02期 v.46;No.199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美学研究

  • 城市环境的人本之思——试论伯林特的城市美学观

    陈后亮;

    城市美学是伯林特环境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纠正我们习惯上对城市的错误认识出发,提出:城市不是物理实体而是我们获取城市经验的有机语境的观点。它没有确定的物理边界,而是一个包含一切的、综合的、动态的人类—环境综合体,其特征是连续性而非分离性。现代城市在建设规划上往往只顾追求片面利益,比如政治的、经济的利益等,却忽略了真正属于人性的整体需求。城市美学的任务是帮助人们将美学的价值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去,使城市在追求功利价值的同时不以丧失美学价值为代价,从而创造出适宜人类栖息的、真正人性化的城市环境。

    2010年02期 v.46;No.199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论青藏高原油画主题创作群的语言与审美

    刘文斌;

    青藏高原油画主题创作群用不同的视觉关注同一个题材,用不同的语言与审美表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在青藏高原地区的特殊显现。青藏高原丰富的传统文化以及浑厚、质朴的原始美,滋润和养育了这些创造不同品味艺术作品的艺术家,繁荣了中国当代油画创作。艺术家们有的从青藏高原人民的外貌体表中产生创造的张力,并得到超越真实形象的有机生命感;有的通过表现对青藏高原大自然的崇敬来表达人类的情感;有的从藏袍、藏刀以及异域的外表"猎奇"中,寻找生活的慰藉,探求对青藏高原的印象;有的运用一种绘画"套路"来完成其商业运作的目的,煽动了一种浮躁风。无论艺术家运用哪一种手段和思路,他们都在探索自己的创作语言,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

    2010年02期 v.46;No.199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和谐美的理论价值探究

    梁振南;

    和谐美体现了美产生的基本规律、人类审美的根本原则和基本价值取向、美学的根本精神取向、审美的基本功能追求、人类终极的价值追求和人文关怀,因而和谐具有多方面的美学理论价值。

    2010年02期 v.46;No.199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教育研究

  • 重构教育新秩序:中国教师协会与教育治理

    曲中林;

    通过组建"中国教师协会"参与教育治理来重构我国教育新秩序实属必要。教师协会参与教育治理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公民理论、政府失灵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教师协会参与教育治理的主要领域包括:参与推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参与政府的公共教育服务活动、参与为教育发展提供专业服务活动、参与改变不合理的教育决策、参与和促进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2010年02期 v.46;No.199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论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郭燕秋;关永平;

    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应传承学校原有的历史积淀、绵延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大学精神。在物质文化上要充分利用新校区优越完善的资源,实现校园物质文化科学、合理的全面发展;在制度文化上要结合时代需要、学校可持续发展、办学定位等因素,建立起协调配套的教育、管理体制,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在精神文化上要树立符合本校特色的大学精神,特别是经过多年实践和发展凭借其环境优势、资源强势打造起来的优质品牌和特色,培养既有共性又具个性魅力的大学精神和独放异彩的精神文化,从而使学校具有走向未来的张力和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2010年02期 v.46;No.199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教育研究_课程与教学研究

  • 论教学的复杂性

    张进清;蒋士会;

    复杂性科学采用整体论或非还原论的方法理解、把握世界,为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想武器。教学是一个复杂系统,具有复杂系统的各种因素和性质。教学的熵与负熵、非平衡态、耗散结构、混沌、突现和突变、自组织等是教学复杂性现象的突出存在。

    2010年02期 v.46;No.199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鲁迅作品教育的内驱力:批判思维

    曹颖群;

    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教育的情况一直不容乐观,究其根本是传统思维作祟。鲁迅作品所蕴含的独特批判思维对传统思维有着积极的纠正作用,有望成为鲁迅作品教育新一轮改革的内驱力。

    2010年02期 v.46;No.199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区域素质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王枬;唐荣德;

    为了了解当前区域素质教育实施的状况,我们对广西的小学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表明: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素质教育实施的保障条件有了改善;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普遍较高,但高年级的满意度明显低于低年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业压力,高年级比低年级、城区学生比乡镇学生压力感要重。调查表明,考试制度还没有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接轨、区域性的资源配置机制不足、素质教育的系统理论支持不够是当前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新难点。当前应该要强化政府行为,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深入教育内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2010年02期 v.46;No.199 11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历史研究

  • 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中的江苏教育调整

    柳森;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江苏省的教育规模极度膨胀,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的负担能力,也导致教学秩序混乱,教育质量下降。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江苏省在中共中央和华东局的领导下,对教育事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江苏省的教育调整既缩小了教育规模,改变了混乱局面,又提高了教育质量,为江苏省国民经济的好转创造了条件。

    2010年02期 v.46;No.199 119-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论战后初期英国对独立核威慑政策的调整

    陈向阳;

    1949-1952年间,在一些英国科学家和政治家经过积极反思之后,英国政府对独立核威慑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确保本国有限独立核力量的前提下,积极寻求与美国实行核合作;研制核武器与和平开发原子能趋向适度平衡。这种调整反映了英国政府确立了向美国寻求核合作乃至核保护以对抗苏联的战略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大西洋联盟及西方阵营的形成与演进;同时,这种调整有利于英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增进人类福祉,有利于减少欧洲及世界面临的核危险,对国际社会具有一定示范作用。

    2010年02期 v.46;No.199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论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美国对沙特的外交政策

    徐孝明;

    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美国为了减少与产油国的巨大贸易赤字,防止再次爆发针对西方的石油禁运,对中东地区最大的石油生产和输出国沙特阿拉伯采取了加强经济、文化联系和军事交流等多种手段。这些措施基本达到了加强与沙特的联系、增加双方对称性相互依赖的效果,实现了维护国家石油安全的目标。

    2010年02期 v.46;No.199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