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岳川
后现代主义引发了当代中国多种问题 ,如中心与边际问题、价值平面问题、文化观念特型等 ,讨论后现代主义问题已不是一个思路引进的问题 ,而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面对后现代主义所引发的多种问题 ,新世纪当代中国学者从哲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探讨
2003年02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2003年02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朱寿兴
在现代语境特别是当代的现代语境中 ,存在着美学实践与美学理论的辩证运动 ,美学总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而存在的。审美意识形态是现代意识形态的特殊而又重要的部分 ,审美意识形态的内外关系的多样性 ,决定了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多种多样 ,也决定了其价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只要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其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客观基础、需求和意义 ,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存在、发展变化并或多或少地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2003年02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谢晖
法律是对人们交往行为的规范 ,法律文本的共同特质就是它的规范性。法律主要是以语言、行动和文字等方式存在、表达的文本。由于世界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对某一法律的理解往往产生冲突。有冲突就有必要解释 ,通过解释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法律的明晰。对法律的解释 ,不仅是寻求法律原意 ,补充漏洞 ,消除理解歧义 ,更重要的是在于通过解释来发现法律
2003年02期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陈金钊
法律缘何需要解释是一个理论法学的问题 ,其所要解决的是法律解释的命题能否成立的问题。法律的生命在于理解、解释和应用 ,法律的本身具有的开放性、概括性与案件的丰富个性产生的冲突 ,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之间出现的矛盾等都需要运用法律解释来协调
2003年02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2003年02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黄竹胜
法律论证是法律交涉活动的主体在法律交互活动中运用法律理由并通过一定的证明方式对论证客体的合法性、合理性证明。法律解释为法律论证提供前提性条件 ,法律推理则与法律论证构成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法律论证作为一种实践理性活动 ,具有目的性、合理性、实践性、形式化和限制性等活动特征
2003年02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2003年02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胡玉鸿
“模式”的建构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韦伯正是以“理想类型”为切入点 ,展开对社会、经济、宗教等现象的具体分析。法学中“类型”的建构是一种“类”思维的方法论原则。“理想类型”对于解构法律现象具有方法论意义 ,它以个人主义方法论为基础 ,有利于对法学分析单位以及法律价值取向的定位
2003年02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李侠,刑润川,赵冬
科学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演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生成期、建制期和渐趋成熟期。相应地 ,科学主义呈现的文化形态则是器物形式、制度形式、价值观念形式。科学主义在完成它的三种形式的变迁过程中 ,暗含了传统文化变迁的思想准备 ,如果没有这种文化上的变迁 ,科学主义在中国就无法取得存在的合法。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生成期应是 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 ,建制期为 19世纪的 90年代 ,至 2 0世纪 2 0年代达到它的渐趋成熟期
2003年02期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郑先兴
中庸是既遵守礼制又对人自身的发展有用 ,其实质是礼治方法论 ;其背景在于周、秦社会是一个特别重视礼治传统的礼治社会。《礼记》主张中庸原则的贯彻应考虑人情、经济与“时”、“顺”等因素。中庸具有否定神学历史观、化解矛盾、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顺应历史规律的历史哲学意义。中庸误读为折中调和是唐宋社会经济发达、政治平民化与文化上佛教传入等外在因素和人的欲求不断膨胀的主观因素相融合的产物
2003年02期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胡星亮
如果说夏衍受外国戏剧的影响是自觉的追求 ,那么 ,民族戏曲对夏衍剧作的渗透则是自然形成、潜移默化的 ,是无形地融化在其血脉中的。研究夏衍借鉴戏曲的话剧创造 ,就是挖掘融化在夏衍血脉中的民族戏曲传统。而从“中国的契诃夫”夏衍其剧作的写意、意象和对戏的追求中 ,就更能说明民族戏曲对中国话剧影响之深广
2003年02期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贾冀川,张蓉
戏剧教育既是整个戏剧艺术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又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它对戏剧艺术的发展、对人的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现代戏剧教育诞生于 2 0世纪初 ,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再到工具化的坎坷历程。中国现代戏剧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戏剧人才 ,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戏剧艺术的繁荣和戏剧运动的开展
2003年02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李江
抗战时期大后方戏剧是以宣传、鼓动职能为起点来建构其功能系统的 ,但并不意味着大后方戏剧只是宣传鼓动的戏剧。在历史过程中 ,它确立过多方面的功能取向。这是大后方戏剧创作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戏剧交流状况、知识类型、知识的戏剧化方式等方面看 ,大后方戏剧的功能观念是开放的 ,并没有自我封闭 ,也没有一种强化了的戏剧功能取代其他功能 ,因此对未来的戏剧而言 ,大后方戏剧留下了值得注意的历史启示
2003年02期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苏琼
从现代女剧作家及其悲剧剧本来看 ,女性是悲剧性别 ,现代女性悲剧往往以作为家庭叛逆者的女主人公死亡或出走为结局 ,演绎着由生活而文学的悲剧。现代女性戏剧中的“家”,既没有使女性们成为独立意义上的人 ,也没有让她们摆脱被男性伤害的命运
2003年02期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吴洪成,谈龙宝
教育方法的科学化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时代主题 ,教育实验则是其实现的一个重要工具。在教学与课程实验领域 ,中小学单项教学实验最具持久和现实的影响力。它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的科学化与近代化历程的艰难曲折的探索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3年02期 7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2003年02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孙杰远,王兄
对 113名高二年级的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研究 ,剖析图式对概念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图式理论对概念学习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2 .比起常规教学 ,图式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概念 ,特别是数学概念的学习 ;3 .教会学生构建图式是解决中、差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2003年02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余欣欣,李山,朱茂玲
,刘友明
,邓雪梅
,阳柳青
,李青
,梁诗琴
,蓝振武
,钱海明
,李贤芬
,江丽娟
对 2 42名高中生进行了学习策略、学业自我概念、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1.学习策略、学业自我概念、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有显著的相关 ,但相关的密切程度存在差异 ;2 .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有直接影响 ;3 .学习策略、学业自我概念、自我监控学习行为存在密切关系
2003年02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韦庆华,张俊
]多年来 ,我们的课堂教学很难从应试教育的陷阱中跳出来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于学习过程的知识和对学习过程的理解没有实质性的更新 ,学生没有足够地掌握关于学习技能、思维技能和问题解决技能的知识和能力。因此 ,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树立新的素质教育观 ,设置有效的学习情境 ,这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 ,促进学生能力倾向的形成 ,也能够改善教师的教学与实践。
2003年02期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蒋士会
教育功能就是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及教育系统与外部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能力。教育功能分为对内功能和对外功能两大方面。从教育的历史演进来看 ,古代教育功能 ,僵固单一 ;近代教育功能 ,日益分化 ;现代教育功能 ,逐渐完备 ;未来的教育功能将更加细化
2003年02期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廖明岚
由于受传统的工具主义、实用主义和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传统高等教育理念明显地带有目的的工具性、功能的封闭性、模式的专业化特征。随着传统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变 ,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应体现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开放性和综合化的办学路径。
2003年02期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唐凌,陈炜
抗战时期 ,大后方许多企业通过《资源委员会公报》等刊物大力开展广告宣传活动。这些活动虽然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但是由于受战争因素的制约 ,并不是一种纯经济行为。大后方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为广告宣传奠定了基础 ,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为广告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广告宣传使企业赢得了较大市场 ,同时 ,市场因素也对企业广告产生了较大影响
2003年02期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张红
抗日战争时期 ,内迁进步知识分子中的共产党员群体自觉担负起了领导抗战文化运动的重任 ,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夺取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3年02期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范玉春
交通发展对社会变迁影响至深。广西阳朔县移民迁入的时间、分布的情况说明交通发展水平和交通路线布局对人口聚落的形成、分布有重要影响。阳朔交通发展的历史阶段性是影响人口迁移、分布和境内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 ;交通路线的空间布局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境内聚落分布和人口分布的密度
2003年02期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周建明
湘桂走廊自古以来为南来北往必经之地 ,是中原与岭南联系的通道。在古代 ,大批从北方南下迁移的人口通过湘桂走廊进而扩散到岭南各地。人口迁移活动给这一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表现在 :劳动力增加、大量土地的开垦、农作物品种的增多、交通的发展、城镇的兴起、桂剧和彩调等地方剧种的形成、社会风气的改变以及宗教的传播诸方面
2003年02期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高中华
戊午科场舞弊案并非肃顺罗织的冤狱 ,案情的处理是同当时的战时环境及清朝统治阶级上层的政治斗争息息相关的。处死主考官大学士柏 俊艹 是肃顺推行重典治国策略的重要步骤 ,既整饬了吏治、打击了政敌 ,又为他实施重用汉臣的政策扫清了障碍。戊午科场案对咸同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2003年02期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王汝发
已故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对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了深入探讨 ,其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作出了实事求是的总结与概括 ,并提出了一些极有启发性的独创见解 ,对世界了解中国 ,消除误解与偏见作了极好的宣传。他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不存在“拔高”或“说好话”的倾向。他的《中国科学与文明》被译成《中国科学技术史》并无不妥。否定“李约瑟难题”缺乏理论根据。
2003年02期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潘国琪
抗战胜利后 ,美国和国民政府为了各自的需要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国民政府从美国得到了大量的“美债”和“美援”,“美援”成为当时国民政府的财政支柱之一 ;而美国通过这种援助加强了对国民政府的全面控制。但所有这些“美债”和“美援”,却无法挽救国民政府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崩溃
2003年02期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秦莲红
秘书是秘书学的逻辑起点 ,亦是建构秘书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在理论上正确认识、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从根本上克服目前我国高校秘书学教材在理论上缺乏严谨的科学性 ,在实践上又存在着严重的简单重复性的缺陷和弊端 ,对培养秘书人才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03年02期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韩明
汉语称谓词系统繁杂庞大 ,而比邻之邦的越南也有着繁复的称谓词系统 ,但在亲属称谓词的泛化程度、社会称谓词的运用范围及自称、对称、通称的选择等方面 ,汉语和越语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其原因主要是外来文化、越南民族心理及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2003年02期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钱宗范2003年02期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宗守云2003年02期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