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瑞添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是中国共产党担负的民族复兴的重任和党自身建设面临的现状的需要 ,具有深刻的历史依据。“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 ,就是为了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使党能够在复杂变幻的形势下 ,紧跟世界发展的潮流 ,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
2002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2002年01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王月梅,袁景华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重大理论价值在于正确反映了时代精神 ,科学总结了历史经验 ,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从而在理论上解决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
2002年01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刘伯贤
加强形象建设 ,是新闻队伍面临的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当前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和现存的监督约束机制的乏力还影响着新闻队伍的形象建设。因此 ,应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努力提高新闻队伍的政治素养 ;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 ,提高新闻队伍的道德素养 ;大力弘扬奋发向上的作风 ,努力提高新闻队伍的文化素养 ;狠抓作风建设 ,努力作到“严、细、深、实”。
2002年01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吴玉鸣,李建霞
工业支柱产业的综合评估与判定是一个地区进行产业布局、制定工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评估、判定准确 ,可以优化地区经济结构 ,增强工业核心的竞争力 ,对避免产业结构同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这一综合评估和判定方法 ,得出桂林市的工业支柱产业可确定为医药制造业、客车工业及配件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 ,这种分析结果与桂林市工业发展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现实性。
2002年01期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2002年01期 2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蒋团标
我国政府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 ,但政策效应并不尽如人意 ,而且有的政策还成了新的消费障碍 ,出现了政策效应的“逆调节”现象。其原因主要来自现实的特有矛盾和人们消极的消费心理倾向。因此 ,在我国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过程中 ,需要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 ,发挥其综合效益 ,特别是改革的力度、节奏和时机要与扩大内需政策结合起来 ,以健全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为基础 ,采取有效措施 ,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 ,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政策的效应 ,拉动经济增长。
2002年01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杨燚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都很重视人力资源投资。但是 ,许多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投资的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 ,主要是缺乏对人力资源投资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价。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三 :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和人力资源个人。可建立带置信因子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以对企业人力资源投资风险进行定量评价 ,并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决策提供更客观、科学的依据。
2002年01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刘兴均
语言中的词汇是人类认识史的活化石 ,特别是词汇中的名物词更是打上了人们思维的烙印。东汉刘熙著《释名》一书 ,旨在探求事物得名之由 ,其立足点是建立在人们思维感觉的相通性之上的。反过来 ,亦可通过他的声训窥探汉代人的思维特征及其文化背景 ,印证汉语的人文性。
2002年01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杨华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出现的声训是汉语语源学、汉语词义学研究的珍贵材料。《说文解字》声训中被释词和训释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有同源和异源两种类型。异源关系主要有借音 (17例 )、异体 (3 4例 )、文化义 (4 4例 )、疑误 (5 8例 )等几种形式。这几种情况都未能正确地利用声训探源、系源 ,是《说文解字》声训的不足。
2002年01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税昌锡
词语线形组合的一维性和语义表达的多维性致使一个句法结构内部总是同时并存着两种语法关系 :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这两种语法关系所反映出来的实质就是句法语义的双向选择性。因此 ,一个句法结构也同时并存着两种语义关系 :句法意义和搭配意义。语义指向分析则是对以搭配意义为基础的潜在的语义结构的动态分析
2002年01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刘绍忠,钟国仕
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是语用失误的两种具体表现。两者在指示对象、指示范围、特征、表现、交际效果等方面都存在着区别。准确认识和掌握这些区别能够廓清人们对两类语用失误的模糊认识 ,增进人们对语用失误理论的理解
2002年01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熊锟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 ,既起着积极的作用 ,又起着消极的作用 ,既能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 ,又能妨碍第二语言学习者。因此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存在正向迁移 ,又存在着负向迁移。对此 ,应正确加以处理。
2002年01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廖锋
郭沫若的历史小说遵循“注重史料的解释和对于现实的讽喻”的创作观念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审视历史 ,传达深广的时代忧患意识 ,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情感 ,达到历史、现实和自我三者的有机结合 ,营造崇高的悲剧美 ,采用心理分析的表现手法 ,推动了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现代化进程。
2002年01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冷耀军
多年来 ,对施蛰存小说的研究 ,多聚焦于他作品精神分析创作方法的运用、小说形式的创新等方面 ,而忽略了隐藏其后的现实价值意义 ,甚至有人认为他的小说无现实价值意义。讨论施蛰存小说中的生命本真意识 ,分析他的小说对于自然生命形式、人性的肯定与呼唤 ,对于压抑、扭曲人性的批判 ,探讨作者人文主义精神的关怀 ,有助于更进一步理解他的小说所体现的现实价值意义
2002年01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张军
在穆旦 2 0世纪 40年代的诗歌创作中 ,对于战争的思虑和自我探索是主要组成部分。穆旦的战争思虑源自 2 0世纪 40年代的现实战乱但又超越了具体的历史时空。穆旦笔下的自我具有鲜明的与传统迥异的特征但又深刻地体现了传统与现实的制约力量
2002年01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陈立虎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 WTO体制“皇冠上的明珠”。除《贸易政策审查机制》外 ,因《WTO协定》及其附件产生的纠纷都受争端解决机制管辖。在特定情况下 ,成员之间的双边协定也可受机制管辖。该机制适用的诉讼有违法之诉和非违法之诉 ,体现了国际责任法的发展。机制适用的主体是 WTO成员 ,个人不可诉诸于机制 ,也不可直接依据 WTO法向国内法院起诉
2002年01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刘笋
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是一个具有司法性质的争端解决机制 ,为 WTO框架下的多边协议的贯彻执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由于 WTO已经将投资问题纳入其调节范畴 ,WTO法律框架下的一系列协议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投资相关联 ,且产生与这些协议的争议都须适用 WTO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 ,因此 ,WTO争端解决机制事实上为投资争议的多边解决提供了新的机遇 ,它可以弥补一系列传统投资争议解决方法的不足 ,推动投资争议解决的“非政治化”,确保投资争议解决的公平和公正。
2002年01期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李炼
WTO的自我保护规则是对所有成员都适用的规则 ,是各成员在推进贸易自由化过程中的安全阀 ,是 WTO为确保自由贸易不被滥用而赋予其每一个成员的安全机制。因此 ,我国在实现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 ,需要特别重视对 WTO自我保护规则的研究 ,并善于运用
2002年01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杨丽艳
WTO的主要机制体现了经济学的内涵 ,并具有经济学含义的重要价值观。将法律经济学这一学科理论和工具用于更透彻地分析 WTO的法律问题 ,对促进国际社会的效率、公平和秩序起到促进作用 ,同时对中国加入 WTO采取正确的对策也是有益的
2002年01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陈时见
课堂管理不仅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状况。当今教育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及终身化、民主化、主体化、多样化和国际化的特征 ,对旧有的课堂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倾向于行为控制和学生服从 ,注重课堂秩序和程序的旧式课堂管理 ,伴随着教育的变革 ,正朝向灵活、民主、柔性的方向不断迈进。应从课堂管理的目标、课堂环境、课堂交流与沟通、学生的激励等方面构建新的课堂管理范型
2002年01期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陈振中
矛盾、冲突和变革是今日教育的特征。教育冲突指在教育现实中发生的各股力量之间的分歧、对立、争夺、较量的紧张状态。从性质上看 ,它有突出的政治性和浓厚的文化性。教育领域大量的形形色色的冲突现象 ,可从不同方面对之加以归类 :外冲突和内冲突 ,制度层面上的冲突和观念层面上的冲突 ,对抗性冲突和融合性冲突 ,宏观冲突和微观冲突
2002年01期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贾熟村
周庄镇以陶煦家族为核心 ,组织团练与太平天国对抗 ,又由费秀元出面 ,接受太平天国的封号 ,实行骑墙的“两边办”,两面三刀 ,纵横捭阖 ,但其根本立场始终是站在清朝政府一边的。周庄有关人员对太平天国进行颠覆活动 ,充当清军的乡导 ,为清军办理后勤 ,给太平天国造成重大损失。可以说 ,陶煦之类地方势力的存在 ,是太平天国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2002年01期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姜涛
《天历》的阳历部分不是来自西历 ,而仍是中国传统历法。但西历对《天历》的制定有重要影响 :如西历的简单、易记促使太平天国采用纯阳历 ,《天历》的礼拜之期与西历密切相关 ,西历所用的纪年体系对《天历》采用太平天国国号纪年有重要影响。《天历》之所以采取纯阳历的形式有其意识形态方面的需要
2002年01期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余明侠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1.起义是因清政府的黑暗统治造成 ,具有正义性。2 .《资政新篇》是建设资本主义的纲领 ,它翻开了中国近代化的新页。 3 .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勃兴。 4.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促使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5 .太平天国促进了“科教兴邦”观念的萌发 ,影响深远。 6.太平军在上海等地抗击英法侵略军的战斗 ,大大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是客观存在的 ,不能否定
2002年01期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陈蕴茜
太平天国的上帝教不是邪教。这是因为 :1.邪教崇拜的多为现世的活人 ,而上帝教是引进的基督教 ,崇拜的中心是上帝 ;2 .邪教一般只关心本人、本教的利益 ,而上帝教则是一个关心大众命运的宗教 ;3 .邪教具有反人类的特征 ,而上帝教从来没有让信徒危害自己的生命 ,太平天国努力追求的是建立一个平等祥和幸福的人间天堂 ;4.邪教极端强调本教利益及个人利益 ,为此不惜抛弃人伦亲情 ,而上帝教则遵从人类既定的人伦常理 ;5 .邪教鼓动信徒不惜牺牲今生的生命去换得所谓来世的幸福 ,而上帝教则正确地处理了现世与来世的关系。否定太平天国、认为太平天国宗教是邪教的观点值得史学界关注和反思
2002年01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宾长初
陈独秀和吴虞是五四时期反孔排儒的健将。他们的反孔排儒思想异中有同、同中有异 ,其产生的根源与民国初年的社会情状、文化氛围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 ,陈独秀和吴虞的反孔排儒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同时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2002年01期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王天根
中国社会重伦理 ,古往今来对此研究者颇多。章太炎把中国传统的道德理念与西方资本主义的伦理思想相糅合 ,对近代社会伦理体系的重构这一历史性课题作了艰辛的探索。把章太炎置于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交织的社会网络体系这一宏观的背景中进行考察 ,就可动态地把握章氏伦理思想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从而发现章太炎伦理思想的特点与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促动及制约关系。
2002年01期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刘祥学
明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也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较为复杂 ,民族问题对明代政治及文化等方面有较大影响 ,这从明代儒学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民族观中可以得到反映。明代儒学中的民族观的形成有复杂的社会背景 ,它无论是对明朝民族政策的制定 ,还是对明代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都有多方面的影响
2002年01期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蓝武
宋代广西的考试选官事业取得较大进展 ,主要表现在考选形式的多元化、考试场所的创辟和考试保障制度的实施等方面。这些成就的取得 ,是与当时社会的需要、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地方文化的发达、学校教育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等因素分不开的
2002年01期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梁向阳
20世纪 3 0年代 ,由于政治、地理及经济等因素 ,也由于世界经济危机风暴的冲击 ,粤港两地走私现象日趋猖獗。这不但严重影响了粤港间的正常贸易活动 ,同时也造成了国货滞销的局面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2002年01期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周业昌2002年01期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吴小如2002年01期 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