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对社会科学生产力转化中两大科学联盟的透视

    张铁山,宋立军

    科学本身的发展逻辑与历史统一使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大科学联盟成为必然。两大科学联盟使两者在概念上相互借用以及方法上相互移植 ,学科之间也可以相互交叉渗透 ,组织和社会建制上的相互沟通。要实现两大科学的联盟 ,还必须实现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 ,不断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 ,以及强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力度

    2000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知识经济与社会科学

    黄焕,周业昌

    “社会科学是生产力”不仅从理论可以证明 ,而且在实践也得以体现。社会科学要通过与人力资源开发、知识管理、知识决策、信息获取和知识创新才能实现。必须走技术性和产业化研究的道路

    2000年01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实现生产力价值的重要中介——公共关系

    张小玲

    在现代经济中 ,科学管理是促使生产力诸要素组合的机制之一 ,是实现生产力价值的重要中介 ,而在科学管理模式群中 ,体现“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公共关系管理受到特别的关注。其特点是以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为核心 ,通过与内外公众进行信息的共享与创新 ,建立起一种柔性的精神激励机制去获取内外公众对组织在心理、决策和行为上的认同和支持 ,即一方面激活生产力系统中最本质的要素——劳动者 (内部公众 ) ;另一方面优化生产力系统运作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外部公众环境 ,从而更有效、更持久地提高生产力价值的实现效率。公共关系促使生产力价值实现的具体机制表现在 :提供信息、参谋、宣传、协调、服务。充分发挥实现生产力价值中介作用的对策是 :重视公共关系的技术化 ,重视公共关系的产业化 ,重视公共关系的综合化 ,重视公共关系的网络化 ,重视公共关系的国际化。

    2000年01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论国内品牌的保护

    杨燚,蒋太才,田雨

    国内品牌受到严重冲击 ,其内部原因有 :企业对产品品牌的价值认识不足 ;企业和政府的品牌保护意识差 ;政府对侵犯品牌权益的行为打击不力 ;国民对国内外品牌缺乏客观的比较 ;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相比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内品牌保护必须要求多个部门和企业积极配合 ,并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2000年01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论赋的叙事功能与中古赋家对事件的参与

    胡大雷

    赋有叙事功能 ,至西晋时左思又进一步论证了赋叙事要征实 ,但汉魏六朝赋真正做到以真实之人叙真实之事 ,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程。枚乘、司马相如以虚构人物叙虚构事件 ,自扬雄以“群僚”之一员叙事 ,刘歆诸人以普通人物身分叙事 ,至庾信《哀江南赋》,才真正将叙事与叙时事、叙自我参与时事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赋的叙事有较强的情节与较多的细节 ,有人物刻画 ,赋的叙事达到了时代高峰

    2000年01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方回的“格”论及其对晚宋诗风的批判

    王德明

    方回认为 ,“格”是衡量诗歌高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江西诗派是高格的代表 ,江湖诗人是卑格的典型。高格的特色是崇高的人格与瘦硬的风格 ,卑格的表现是卑下的人格与软俗的风格。作这样的区别是与宋末江西诗派日渐式微 ,江湖诗派风行天下的诗坛形势密切相关的。

    2000年01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宋人音释的几个问题

    孙建元

    宋人音释中包含有各种不同性质的音切 ,应进行甄别、离析 ,取同一性属的音切进行考察。宋代通语音不仅存在 ,而且对当时文人的影响甚深、流播甚广 ;现代吴方言、客赣方言语音上的一些重要特点 ,宋时已经存在。宋代通语音中有比《中原音韵》更接近今音的因素。据宋人音释 ,可证宋代韵书中有许多反映“时音”的音切

    2000年01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詈语中动物词语的文化含义

    关英伟

    动物詈语来源于社会价值观念所形成的对禽兽行为的禁忌 ,社会文化评价系统在詈语构成中起着主导作用 ,詈语作为人类语言的组成部分 ,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反映出人类自身对人性的强调和强化 ,表现为对非人性的人类个体、行为的贬斥 ,这是人类詈语的本质属性 ,它与不明詈语属性、以粗鄙为荣的操詈语者是格格不入的

    2000年01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论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唐荣德

    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源于知识经济下知识观的变革以及知识经济对人们智力发展水平提出的普遍要求。知识经济对教育的根本影响表现在对教育价值的影响。在探讨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时必须要正确把握经济形态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关系、科技革命对教育的影响与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的关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关系等问题

    2000年01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教育人口预测初探

    梁燕玲

    教育人口预测是进行教育结构调整的依据 ,是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需要 ,是确定学校合理布局 ,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保证。在教育人口预测中必须做到 :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 ;坚持动态和发展的观点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2000年01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论自开商埠对中国近代市场的补充及其不成熟性

    蒋霞

    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走向世界市场的问题。自开商埠的设立则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要求发展民族经济并且谋求与世界各国进行平等贸易的愿望。它在近代中国社会场意识日益增强的氛围下产生 ,具有其发展的独特性 :一方面对近代市场的发展进行新的补充 ,另一方面又存在诸多的不成熟的因素

    2000年01期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自强意识与自开商埠

    罗婧

    近代中国社会在被动地参与世界经济交往的过程中 ,萌生了经济自强意识 ,这种经济自强意识又与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的自开商埠这一经济行为有着一种互相促动、互相影响的关系。在自开商埠的开埠章程中都体现了经济自强意识中的“重商”倾向和对主权的维护。但自开商埠较约开商埠的巨大差距证明 ,仅与洋人商战尚不足以达到自强目的 ,经济自强活动中的“重商”转向了“重工”,这一转变在自开商埠的发展民族实业中初露端倪。

    2000年01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中庸之为“至德”的意涵浅析

    陈科华

    孔子称中庸为“德”,且为“至德”。从“至德”与“道”的联系看 ,它是指道德自由这一最高的精神境界 ;从中庸与“高明”的关系看 ,它是指一种“寓伟大于平凡”的德行方式 ;从中庸与其他德目的关系看 ,它是一种涵容其他诸德的“兼德”

    2000年01期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试论章太炎伦理思想的矛盾性

    王天根

    章太炎伦理思想的特点 ,至今仍是学术研究的空白。章太炎的伦理思想是在中、西伦理思想相碰撞、交流的近代社会大背景中形成的 ,其矛盾性表现在三方面 :革命与守成、前进与倒退、求实与虚幻。从解决中国近代道德问题出发 ,资本主义伦理与封建道德精神在章太炎思想中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对话的声音。这两种声音对 2 0世纪的中国思想界、学术界有重要影响

    2000年01期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论于谦的民族政策与边防思想

    刘祥学

    于谦是明景帝统治时期的政治家 ,他所执行的各项政策基本代表了明景帝的施政意图。于谦在景泰年间坚决反击蒙古、重点防范北方民族的决策是正确的 ,但他的南方民族政策并不成功 ,根本原因在于明朝不能摒弃封建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立场 ,失却了南方民族的信任

    2000年01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论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澳门的经济政策

    卜奇文

    在鸦片战争前 ,由于当时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的变化 ,清政府对澳门的经济政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这些经济政策的实施 ,一方面维护了中国对澳门的主权 ,同时使澳门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 ,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澳门的商业发展 ,限制了澳门的发展空间

    2000年01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论中国古代军事移民对移居地的影响

    范玉春

    军事移民是中国古代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军事移民在籍贯构成、性别和职业构成、移民的地理分布及其与土著的关系等方面都与其他形式和类型的移民有所不同 ,因而其对移民地的影响也更多地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 ,军事移民影响的强弱和方式也因之具有很大的差异。

    2000年01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心理优化

    刘文俊

    编辑应具有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时效意识、竞争意识、读者意识、开放意识和经营意识等 ,同时应该克服浮躁心态、惰性心理与封闭心理 ,只有这样 ,才能在工作中有所成就 ,才能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的风格与个性

    2000年01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论我国科技期刊的创新

    杨蕾

    国家创新体系的实施 ,必然要求科技期刊的创新 ,以便促进科技信息的迅速传播 ,促进科技更快捷地转化为生产力

    2000年01期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现代人精神气质概观

    张文喜

    “现代结构”导致了现代人精神品质的根本转变。对现代人精神气质作一比较性勘察 ,发现现代人精神气质的结构性转变的重大后果是人之身体、感觉的倍受关注及其价值意义的多元状况

    2000年01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浅论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新加坡的政治局势

    谌焕义

    亚洲金融危机对深受危机冲击的各国的政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程度较高的新加坡也难免受到它的影响。经济增长跌入低谷而失业人数不断攀高。执政的人民行动党不得不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采取措施尽量减小危机的冲击 ,防止动乱的发生。为了保证新加坡持续发展和繁荣 ,新加坡政府将逐渐地改变传统的行为模式而实行较为开放的政治

    2000年01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厚积薄发 足堪传世——《广西通史》读后

    黄柬之

    2000年01期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