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试论我国出版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阳建国

    出版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本思路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集约化规模经营程度为重点,以促进联合和兼并为突破口,采取多种形式,调整存量资产,合理配置出版资源,从根本上、全局上优化出版结构,寻求规模效应。同时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出版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999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客观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

    苏平富

    客观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来没有割裂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而孤立强调某一方面。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新成就并没有证伪客观性原则,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仍要以承认客观必然性为前提

    1999年03期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科学人性化的逆向途径

    黄瑞雄

    罗蒂从实用主义观点出发,以后现代科学观消解科学的“合理性”与“客观性”,主张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平权,并进而将科学归化于人文学,以达到萨顿所主张的科学人性化或说科学与人文协调、融合的目的。对比于实证主义将人文归化于科学以达到知识的统一的做法,罗蒂恰好是反其道而行之,其中有合理性又不无偏颇之处

    1999年03期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浅论中国特色的知识经济体系的建构

    杨乃裕

    世界经济已逐步跨进知识经济,各国正着力于建构自己的知识经济体系,中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尽早建立一个民族的创新体系;办好中科院和高等院校;理顺产、学、研三者关系,这样可以使我国的知识经济体系的建设更加快速

    1999年03期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知识经济与创造性思维的关联分析——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人才

    甘宣明

    知识经济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的核心———高科技产业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的关联。我国高科技产业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在R&D和教育方面投入太少;有限的教育投入使用效率低;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陈旧落后使科技人员创新能力较差;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流失。人才队伍建设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改革才能符合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放到突出位置。这就要求中国的高等教育:更新观念,营造积极探求真理的氛围;确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使之达到整体最优化;从制度上要求教师进行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考试方式和评估体系,使其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加强美育,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与欣赏的能力;构建一个现代化的图书资料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1999年03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知识经济与高校图书馆变革

    蒋燕萍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它是一种知识资本型、知识产品型、知识分配型和能够持续发展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将成为经济社会的中心;高校图书馆将成为教育中心、储存中心、交易中心和产业中心

    1999年03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关于大桂林旅游经济圈的思考

    陈丽华

    桂林地市合并,建立大桂林旅游经济圈的条件已经成熟。大桂林旅游经济圈以桂林市区山水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包括阳朔、临桂等12个县。建设大桂林旅游经济圈应充分开发利用丰富多彩的桂林旅游资源;进一步理顺各方面关系;从“旅游立市”的战略高度,实现从认识到实践“三个转变”;开发大桂林旅游经济圈的农业旅游

    1999年03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开拓农村旧货市场存在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杨燚,佘照宇

    开拓农村旧货市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有利于刺激市场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二)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三)有利于繁荣地方经济,增加就业机会。但当前,它存在四大障碍:(一)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民对旧货及旧货业缺乏正确了解;(二)管理相对滞后,尚无专门法规;(三)外部环境尚未健全;(四)旧货价格难定。为此,建议:(一)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消费观念;(二)加强法制建设,规范交易行为;(三)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旧货市场的扶持、引导和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四)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五)制定合理统一的旧货市场检验标准和旧货定价标准

    1999年03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论邓小平发展教育的思想与21世纪教育改革

    邓刚宏,邓泽辉

    邓小平发展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优先发展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育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倡导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构成了邓小平发展教育思想的方法体系

    1999年03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论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

    唐荣德

    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哲学学科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教育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哲学的范围,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观,也就是在一定哲学的指导下,以教育规律为依据,结合时代精神以及与教育有关的其他科学的研究成果,对该时代教育提出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看法

    1999年03期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大学生心理教育问题初探

    何昭红,覃卫国

    现代意义上的心理教育的真正萌芽,内地高校始于80年代中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的需要下以及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下产生的。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概念模糊;缺乏制度上的保证;专业人员极度缺乏;本土化的道路仍十分遥远;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各方面的人员沟通不畅。因此,应:心理教育课程化;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心理教育;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的关系协调共进;高校心理教育环境进一步优化;心理教育的职业化与本土化进一步发展;心理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1999年03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青少年人格教育对策的优化

    黄轩庄

    如何优化人格教育的对策是搞好人格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青少年人格教育对策的优化核心是激发青少年自我建设的意识;重点是进行人格素质的整合发展;基础是实施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同时,要强化情境陶冶与行为训练;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建立健全人格健康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1999年03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桂林市6~9岁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发展的调查报告

    PSSC_R量表修订广西协作组

    采用儿童心理综合量表,对桂林市144名6~9岁儿童进行社会生活能力测验,发现:被试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总体状况是良好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生活技术低于实际年龄应当达到水平”的情况有所加重。儿童社会生活技术水平没有学校间的差异,但儿童社会生活技术水平存在着父亲文化程度上的差异:父亲文化程度低的儿童,其社会生活技术水平显著高于父亲文化程度高的儿童

    1999年03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试论中国共产党在桂林文化城的统战工作

    林凤鸣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桂林积极地开展统战工作,动员和团结了各方面的进步力量,领导和推动了桂林抗日文化运动的开展,使桂林成为全国抗日文化运动的中心,被誉为“文化城”,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03期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粤汉路权赎回后张之洞的自建主张与实践

    朱从兵

    张之洞在粤汉路权收回后,努力进行粤汉铁路的筹建工作,在他的主持下,粤汉铁路才能从多年的筹建阶段进入全面兴工建筑的阶段,从而奠定了粤汉铁路日后全线通车的基础。张之洞在粤汉铁路筹建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筑路借款,他提出了“不以铁路作抵押”的借款原则;关于筑路管理与具体的运作模式,他又提出了“官督商办,权分利共”的筑路原则。他的这些思想主张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他把这些思想主张付诸实践却给我们留下许多的经验教训

    1999年03期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论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

    刘小林

     20世纪初年兴起的改造国民性社会思潮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新途径思考的结果,同时也是在国外思想影响和19世纪下半叶一些思想家关于国民性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改造国民性思潮中,思想启蒙家们批判了存在于国人身上的种种劣根性,大力提倡新的国民意识,积极探讨了“新民”的途径与方法,并把理论探索付诸实践。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表明近代中国思想界对学习西方认识的深化

    1999年03期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挫折、抑郁、自信、理想——从元杂剧看元文人的爱情世界

    阙真

    元代杂剧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向我们反映了元代文人的复杂的爱情世界。其中有挫折与抑郁,也有自信与理想。元代文人爱情道路上的挫折,主要来自封建礼法的束缚,以及世俗偏见的威逼,没有经济实力与没有社会地位,使文人遭受不幸。但剧作家安排最终总是文人士子应举得官,与相爱之人团圆的结局,则是元文人爱情理想光彩的闪现。这样将现实描写与对未来的憧憬融为一体,并没有影响戏曲艺术的真实性,反而增强了戏曲的表现力。读者从剧中既了解到所反映的社会特征,又窥见到文人的心理与追求

    1999年03期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初潭集》与李贽出家小议

    任冠文

    《初潭集》是李贽初落发龙潭芝佛院时,读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和焦竑的《焦氏类林》后,根据二书材料重新分类、编辑,并批点、评论、阐发自己思想的一部著作。它与李贽的落发有直接联系,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探讨,对加深对李贽思想的了解有一定帮助。李贽《初潭集序...

    1999年03期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NSFC 地区科学基金对地方基础科学研究的促进与分析

    俸继锋,查丹明,宋智

    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的地区科学基金在稳定科学基础薄弱地区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人员的队伍、加速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促进地区科技水平提高等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讨论。实践证明,实行地区科学基金对于促进边远落后地区的科技水平发展是一项高瞻远瞩有战略眼光的重要举措

    1999年03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