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国亮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要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就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但要深刻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全面把握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意义,而且要坚持和继承党的优良学风,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1997年0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钟瑞添
党的十五大报告,是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政治宣言,它明确地提出了要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的问题,阐明了如何把中国带入21世纪的决心和战略措施。认真研读十五大报告,使我们倍受鼓舞,更清楚地认识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是一个成熟的有开创精神的领导班子,是值得我们拥护和爱戴的领袖。
1997年04期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 李曼华,卞谦
中国特色社会王义的“现代化”必须走出西方范式的局限而赋予民族性的新义;研究问题的视野应放在“现代性”的寻求上;立足于中国国情和世界文明大局的中国社会发展的“现代性”应当具有超越性。
1997年04期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 马佳宏
在揭示信息经济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教育产业在发展信息经济中的巨大作用,提出必须从教会学生学习,拓宽课程设置范围,扩大学校与产业部门的合作几个方面深化教育改革,使教育产业适应信息经济的发展趋势,为信息经济的发展培养信息化人才并创造有利条件。
1997年04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 彭兰
品德心理结构是个具有多要素、多系统、多层次、动态稳定的非平衡结构,它包括心理表层系统和心理深层系统的有机统一。只有发挥二系统各自特定的作用及其整个结构功能,才能顺利完成道德内化,使个体的道德活动从他律发展到自律,形成稳固的品德。
1997年04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 钟海青,吴秀琴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素质教育的涵义及其实施应注意的几对关系。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中人的地位的确立,不同的文化传统,素质教育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中国的高等教育不可能搞通才教育。
1997年04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余欣欣,李山
分析了学生主体性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指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应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目标,充分发展学生的智能,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1997年04期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 蒋芳生
大学生在观念动荡、学业成就、人际关系、择业就业、经济负担等诸多方面的外界压力下,承受着沉重的心理负荷。要减轻和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重负,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和人际交往教育,帮助他们确立合适的发展目标,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为他们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以促进大学生的心身健康。
1997年04期 41-4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刘焕林
茅盾对欧洲神话有系统的研究,他在各个时期创作的小说明显地受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他借欧洲神话创作小说来讽喻现实,以北欧神话中命运女神的“二姐精神”来塑造和评价“时代女性”系列形象,肯定“时代女性”执著、勇敢地直视现实、追求光明的特点,并对其各自不同的弱点进行了批判。
1997年04期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 荣光启,廖述毅
闻一多的《红烛》、《死水》、《真我集》等三部诗作意蕴丰富,其整体可以勾勒为一座“红与黑”的诗歌殿堂,这是诗人与其诗歌的精神轮廓。诗人的心灵历史及心理特征在诗中显现了美育为上的救世情怀,其诗作具有“纯形”的诗美特征和沉郁的美学风格。
1997年04期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 刘红明
小说现代化包括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综合要求。孙犁的诗意小说,富于诗意地表现抗战时代的民族精神和气质,用诗笔深化对民族解放战争年代妇女入情美的表现,显示了自身的独创性。完美的艺术形式与进步的内容的有机契合使得诗意小说真正进发出强烈的光彩,大大推进了小说现代化的进程。
1997年04期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 韩晖
实录美是《左传》最基本的审美原则。它是对前代史官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为:不循古法,善恶必书;博采史籍,考信慎取;网罗旧闻,择善而从。其实录是对历史现象的批判性实录。
1997年04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 曹庆鸿
从《史记》的具体叙事与“太史公日”中,可以概括出司马迁所认为的各类历史人物悲剧产生的原因,共11类,总结出司马迁是如何从社会与个人性格两方面来分析悲剧发生的原因的。由之得出司马迁的悲剧思想的独特性。
1997年04期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李中生
在《荀子》一书的实际注释中,注家对词例的误译屡有发生。误释的原因在于:忽视本书自注;不明作者思想;归纳用例不周。
1997年04期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 朱从兵
太平天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逐步建立起一支文书人员队伍,并赋予文书人员以崇隆的地位和优裕的待遇,由此导致了大量的地主阶级文人知识分于加入文书人员队伍。由于文书人员在太平天国政权和军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对它的胜败存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7年04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 刘祥学
明英宗统治时期是明朝的多事之秋,不仅内部因统治腐朽、阶级矛盾尖锐而动荡不安,外部也因民族政策失误而使周边民族矛盾更为复杂。三征麓川是在错误的思想指导下,不顾明朝国力与主要矛盾而发动的一场错误战争,其结果是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是舍本求末之举。
1997年04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艾林
俄国地方自治机关是19世纪中叶俄国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地方代议制机构。它的设立,标志着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化的开始。它的活动,客观上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地方自治机关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
1997年04期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 黄文超
有的教科书对概括过高界定不够明确。概括到离种概念远的属概念不一定是概括过高,过高不过高看思维实际的需要,看是否达到明确概念、准确使用概念的目的。无限上纲也不是概括过高。
1997年04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