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研究

    林宝全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包括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指导思想论、方向道路论和艺术规律论三个有机统一的部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具有区别于一切旧文艺的新质的决定性因素;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向与道路;遵循艺术创作的审美规律和艺术发展的特殊规律是社会主义文艺不可或缺的基本品格。毛泽东文艺思想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观,对以上三个关键问题的精深论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建设和发展指出了一条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正确之路。

    1992年02期 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 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社会功利观

    周然毅

    人类社会系统的发展,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文艺活动中王客体的关系决定了文艺是具有社会功利性的。文艺的社会功利性,从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看,包括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方面;从文学接受角度看,包括认识、教育、审美、交流四个系列,而以审美为基础。它具有时代性、间接性、不平衡性、可附加性。我们应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社会功利观。那种把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社会功利观与审美功利观割裂开来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

    1992年02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 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人民文艺

    郑纳新

    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人民文艺是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学艺术发展的共同的历史产物。人民文艺是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导下发展和繁荣起来的,它在主题思想、艺术审美风貌和社会功用等方面有着与旧文艺不同的崭新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文艺必将不断地成长壮大。任何贬抑人民文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1992年02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诗意的裁判——从毛泽东诗词看他的文艺审美观

    王绍辉

    毛泽东诗词具有无穷的诗味、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典型性;在毛泽东诗词“富有诗意的裁判”中,可以见出诗人多么了不起的革命精神和审美力度。毛泽东诗词高超的艺术成就是诗人高度重视形象思维和深谙艺术创作规律的文艺审美观的具体体现。

    1992年02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教育学系统化探讨

    王枬

    教育学应包括对教育原理的解释和对教育活动的规范两个部分。应使基本理论部分的“学”与指导具体实践的“术”分化。按照系统论和科学学的观点,从教育学的理论——中间环节——应用这一链式结构出发,可以将教育学系统划分为:基础教育学、“技术”教育学、学科教育学。各个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形成了普遍适用性与抽象概括性的不同层次,从而使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矛盾得以解决。

    1992年02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教学系统与教学交流

    梁锐

    用现代系统理论和信息控制原理考察教学活动及其结构。认为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师生关系,教学主体地位的确定依赖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表现和在控制系统中的位置。教学交往网络具有:教学三角关系;平等协作交往;交往的多向性;交往开放性;交往的可逆性与螺旋上升等性质。教学交往中的信息交流有真实原理;适量原理;整分合原理;有效原理。

    1992年02期 3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 论成仿吾的高等教育思想

    孙国友

    成仿吾同志一生为我国的高教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高教思想就是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因此,高校的课程设置,要考虑如何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建设服务。成仿吾十分注意和关心教师的培养与提高,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他重视学生的学风建设,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刻苦钻研,才能成为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

    1992年02期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 试论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

    蓝常周

    1939年2月至1940年12月,广西省政府在桂林市郊创办了一所“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中共地下党员杨东莼被聘为教育长,代表校长全权主持校务。他在办校过程中依靠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领导,从校址的选择和学校的设备来看,具有抗大精神。从干部和师资队伍的状况来看,是进步力量起主导作用,从教育方针、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来看,有利于培养进步人才,是一所进步学校。

    1992年02期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 汉字怎样走向世界

    季永兴

    汉字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汉字的规范统一,要以世界人民使用是否方便为出发点。中文电脑需要两套软件系统:一套是输入汉字,可输出繁体汉字和简体汉字,也可输出汉语拼音;一套是输入汉语拼音,可输出汉语拼音,也可输出繁体汉字和简体汉字。这两种汉字输入系统也可在软件设计上统一起来。“汉字输入式”以“八种笔划法”更切合汉字结构的实际。在汉字规范统一的前提下,汉字的推广普及应以电脑的应用研究为第一位的工作。

    1992年02期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 论唐人抒情绝句的描写艺术

    韦海燕

    唐人抒情绝句大量表现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等多种感情,而且能在艺术上别出心裁,各具特色。或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入手抒情,景触情生、情景交融;或借想象与梦境抒情,使感情的表达意蕴深沉;或以场景和细节描写抒情,形象生动、笔底传神;或运用反跌与双绾手法抒情,使之深婉委曲、含蕴不尽,这正是唐人抒情绝句历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1992年02期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 《蕙风词话》对传统意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张利群

    《蕙风词话》以“意境”作为其理论体系的核心,从情景交融之境——言外之境——静穆之境逐层递进的结构层次中展示其意境理论的内涵和特点,从而对中国传统意境理论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发展,对当时词坛和词学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1992年02期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读陈岩肖的一则诗话

    汤炳能

    黄庭坚的诗歌清新奇峭,自成一家,使宋诗形成和唐诗对峙的局面。黄诗的成就和江西诗派诗人的成败经验说明:文学创作不应该随人作计,要不断创新,才能对文学史的发展有所贡献。

    1992年02期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 宋诗的娱乐性及其影响

    王德明

    宋诗具有很浓厚的娱乐色彩。其表现是:宋诗中有许多娱乐性的诗体,写诗时有许多人为的限制,内容上戏谑的成分很重。这使宋诗在总体内容上缺乏重大的社会意义,冲淡了宋诗的伤感色彩,使宋诗的某些形式主义倾向表现得很突出。

    1992年02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 中法交战之前主战派与刘永福的关系

    黄家信

    清朝为了维护对越南的宗主国地位,也是为了西南边疆地区的国防安全,政府里面分化出来的主战派想利用刘永福担任越官的事实,阻止法国向越北扩张。于是,他们对刘永福进行了暗中的援助并且策划收复河内。另外,在中法两国的和平谈判中,主战派还揭露了法国人剪除刘永福,踢掉绊脚石的阴谋,谏议清廷不要自毁长城。虽然主战派对刘永福抗法活动的信任有一定的限度,但是他们的联系加强了,为以后的联结奠定了基础。

    1992年02期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 “曾国藩是爱国者”驳议

    盘桂生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爱国的要求和内容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曾国藩却直接参与镇压了反帝反封建的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曾国藩倡办洋务运动和处理天津教案,不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而是要自始至终维护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曾国藩口口声声所说的“爱民”,其中的“民”并不是指广大劳动人民,而是指他所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

    1992年02期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略论瑶族头饰文化

    管彦波

    瑶族头饰作为瑶民外部形象的显著标志和一种独特的价值实体,它除了凭藉竹木花草、动物羽毛等自然之物和经过人类心智加工诸如丝线、布料、银簪、银钗、头针等艺术品作为其基本的文化符号外,在装饰活动的整个行为过程中,还意蕴着头饰主体人的希望、要求、主观意识、道德准则、信仰追求、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与复杂丰富的社会文化有着广泛的联系,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和强烈的象征意义。

    1992年02期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