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增强党的观念,牢牢掌握批林批孔斗争的大方向——学习《人民日报》“七一”社论的一点体会

    张玉群,李启贤,阳明朗,黄治芳,罗木林,唐宏康

    <正>在我党诞生五十三周年的纪念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党是领导一切的》重要社论,深刻地总结了我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强调各级党委必须加强领导,坚持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牢牢掌握斗争大方向,把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普及、持久地开展下去。这对于增强党的观念,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把批林批孔斗争进行到底,争取“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新胜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

    1974年Z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毛主席语录

    <正>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

    1974年Z1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团结人民打击敌人

    农典功

    <正>一九五七年初,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正在酝酿一场激烈的大搏斗的前夕,伟大领袖毛主席写下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光辉著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深刻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提出了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伟大学说。“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正

    1974年Z1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世鹰

    <正>在我国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的商鞅变法,曾遭到妄图阻挡历史潮流前进的儒家的反复攻击。在深入进行批林批孔的斗争中,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认真研究商鞅变法,正确评价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反过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变革反过来促进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革命阶级与反动阶级的斗争。我国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就是在社会生产力已经向前发展、奴隶制生产关系急剧崩溃、封建制生产关系正在形成的情况下,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新兴地主阶级起来改革

    1974年Z1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论秦始皇的革新路线

    史学青

    <正>秦始皇是一个厚今薄古的专家。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执行一条同孔子“克己复礼”完全相反的厚今薄古的革新路线。 路线决定一切。秦始皇之所以能够战胜奴隶主复辟和封建割据的反动势力,统一中国,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要是取决于他执行了厚今薄古的革新路线。 两千多年来,围绕着对秦始皇的评价问题,特别是围绕着对秦始皇的革新路线,是肯定还是否定,始终存在着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 叛徒、卖国贼林彪,一面对孔子“克己复礼”的复辟路线如获至宝,一面又疯狂攻击秦始皇厚今薄古的革新路线。正确评价秦始皇厚今薄古的革新路线,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林彪尊孔反法、攻击秦始皇的反动面目及其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

    1974年Z1期 11-1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 荀子的《天论》及译文

    钟固

    <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彊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署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1974年Z1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反对“天命”,提倡变革——荀子《天论》简析

    钟固

    <正>先秦法家的杰出代表荀子的《天论》是一篇论述“天”和“天人关系”的文章。为适应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变革与反变革、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哲学上展开了大道观的论争。《天论》就是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从朴素唯物主义的角度,总结这场沦争的重要著作。 “天”是不是有意志,有没有一个主宰万物的上帝,这是当时哲学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荀子的《天论》明确提出“天行有常”、“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科学地阐明了“天”只是自然现象,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它与人世的吉凶、治乱无关;人应当在自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控制它、利用它,使它为人类服务。荀子唯物主义的宇宙观,产生在战国晚期生产和科学比较发展的基础之上,集中反映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变革政治的进步要求,有力地批判了维护奴隶制反动统治的“天命”、“畏天”、“天人合一”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天道观。《天论》所阐明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宇宙观成为法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成为当时批判儒家妄图复辟奴隶制的种种反动言行的锐利思想武器。它不仅在哲学上的两条路线斗争中捍卫了唯物主义,而且在政治上也是对奴隶主阶级的致命打击,并为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制造舆论。

    1974年Z1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 一把刺向儒家心脏的利剑——读韩非的《五蠹》

    <正>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腐朽没落的奴隶主贵族日暮途穷,新兴的地主阶级生气勃勃。奴隶主贵族与地主阶级的斗争,反映在政治思想上,就是儒法两家的大斗争。 韩非,这个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以反潮流的大无畏精神,同儒家的反动说教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五蠹》中,韩非针对儒家复古倒退的主张,提出了“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进步观点,并尖锐地指出,儒家一伙是新兴社会的蠹虫,主张要除掉这些危害国家的蠹虫,实行变法革新,以建立和巩固新兴的地主阶级的专政。《五蠹》是一把刺向儒家心脏的利剑。今天读起来,仍能感到它那犀利的锋芒。 韩非在《五蠹》中,一开始就列举了上古、中古、近古,直到当时的社会变迁,提出了具有辩证法因素的进步历史观,认为不必遵循古法,墨守成规,要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主张“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反对儒家“法先

    1974年Z1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坚持前进统一 反对倒退分裂——读《封建论》

    灵川钢铁厂写作组 ,广西师院化学系写作组

    <正>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后,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是实行适应统一集权要求的郡县制,还是实行有利于分裂割据的分封制,一直是儒法两家斗争的一个焦点,是主张历史倒退还是提倡进步的两种历史观斗争的一个焦点。唐朝中期的法家柳宗元在他的《封建论》这篇尊法反儒的政治论文中,用进步的历史观,热烈赞扬秦始皇,充分肯定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建立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的革新进取精神,驳斥了顽固守旧派复辟倒退的谬论,表达了作者要求前进、反对倒退的进步政治主张和坚持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爱国主义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大变革时期,由于奴隶起义的不断爆发和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奴隶制逐渐崩溃,封建制逐步确立。秦始皇适应封建制一定要代替奴隶制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用革命暴力统一了中国,并继承和发扬法家的理论,大胆革新

    1974年Z1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复辟狂的梦呓

    潘明禄

    <正>好古非今,梦想把历史拉向后退,乃是复辟狂所共有的特征。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二千多年前的孔老二,就是一个好古非今的癫子。他“信而好古”,把古代颂扬为“巍巍乎”、“荡荡乎”、“郁郁乎”。并厚颜无耻地把自己的一生“好古”情形概括为“手捧夏时的老黄历,坐着殷代的破马车,戴着周朝的旧礼帽,吹打着舜时的古乐曲”,这真是一幅维妙维肖的复古狂的自画像。 孔老二“信而好古”,必然要用“古之制”来对抗“今之制”,开历史倒车。在孔老二看来,历史的发展是“今不如昔”,一代不如一代,只有倒退到西周奴隶社会里去。当时奴隶起义和新兴地主阶级的革新活

    1974年Z1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深入批林批孔 推动教育革命

    <正>①院革委会学习中心组的领导同志,认真看书学刁,研究法家著作,研究儒法斗争的历史。 ②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加强理论队伍的建设,把骨干的积极性和群众的积极性结合起来。这是中文系革命大批判写作组用马列主义观点,研究王充的文艺思想。

    1974年Z1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9k]
  • 我院举办工人批林批孔学习班

    <正>暑假期间,我院举办了工人批林批孔学习班。参加学习班的有我院各工厂、各部门的工人和工厂干部共五十九人。 学习班采用认真看书学习和积极开展革命大批判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儒法斗争史。通过学习马列和毛主席关于上层建筑领域革命和研究中国历史问题的论述,提高了研究儒法斗争史对把批林批孔运动进行到底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许多同志经常提前来学习班看书学习;不少同志利用休息时间争分夺秒写大批判稿;有的同志带病坚持学习;有的同志

    1974年Z1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反孔孟之道的艺术典型—贾宝玉

    彭军,周志明,李淑玲,梁影平

    <正>贾宝玉,是曹雪芹呕心沥血塑造的一个反孔孟之道的艺术形象。他在反对孔孟之道的仕途经济、男尊女卑、封建婚姻的斗争中,逐步地产生和发展着自己的叛逆思想和性格,成为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 贾宝玉这一典型出现在十八世纪的中国封建社会。那时中国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地主阶级专政,镇压人民的反抗,实行了所谓征举“山林隐士”、开“明史馆”、设“博学鸿词科”的考试,以高压的手段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同时,他们抬出孔老二的亡灵,追封他为“大成至圣先师”,还大力

    1974年Z1期 51-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 赞晴雯反封建“体统”的造反精神

    钟茂坤,罗美英,张桂梅,朱尚莲

    <正>在《红楼梦》所描绘的那座“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大观园里,晴雯是许多敢于反压迫、反侮辱的女奴中的一个突出代表。贾府的管家婆王善保家的曾在主子面前这样骂过晴雯:“晴雯那丫头……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只眼睛来骂人。妖妖调调,不大成个体统。”这一骂,的确道出了晴雯反抗性格的核心。不错,晴雯正是这样一个敢于藐视封建“体统”并与之作斗争的反抗者的典型。

    1974年Z1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血泪的控诉 深刻的揭露——谈《红楼梦》对“男尊女卑”的批判

    徐凤英,潘玉云,李玉琴,杨任坤

    <正>“男尊女卑”是孔老二仇视妇女而提出来的一个反动谬论。董仲舒、朱熹之流继承了孔老二的衣钵,精心炮制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更是一把虐杀妇女的软刀子。 妇女问题,说到底,也是阶级斗争的问题。《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是一部写阶级斗争的好书。作者通过对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衰亡史的描绘,生动地反映了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现实,无情地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罪恶。阶级斗争反映在妇女问题上,就是维护或反对“男尊女卑”。一切反动派都是主张“男尊女卑”的,以孔孟之道来扼杀妇女要求男女平等的权

    1974年Z1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从《红楼梦》看封建教育的反动性

    廖进登,卢敏秋

    <正>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把两百多年前的社会生活全盘托出。从《红楼梦》里,我们既看到了血淋淋的阶级压迫的惨景,也看到了封建教育的腐朽性和反动性。 “你去学里请太爷的安,就说我说的:‘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齐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这是清王朝的高级官僚、贾府的孔老二贾政,在他的儿子宝玉第一次进私塾时,对宝玉仆人李贵的训话。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统治阶级都拿孔夫子的道理教学生,把孔夫子的一套当作宗教教条一样,强迫人民信奉”。从贾政训斥李贵的寥寥数言,就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为什么统治阶级都拿孔夫子的道理教学生,把孔老二的一套当“教条”强迫人们信奉呢?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意识形态是

    1974年Z1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王夫人是吃斋还是吃人——《红楼梦》人物分析

    何爱兰,李德玉,曾美

    <正>王夫人是《红楼梦》中刻画得比较成功的一个反面人物。曹雪芹以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通过塑造王夫人这个封建统治阶级伪善者的艺术形象,相当深刻地揭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凶残的吃人本质,有力地戳穿了儒家所鼓吹的“仁义道德”的虚伪性和反动性。要了解孔孟之道是怎么吃人的吗?王夫人就是一个标本。 王夫人出身于所谓“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豪门贵族之家,在号称“诗礼簪缨之族”的贾府里,她掌握着大权。平时她以“菩萨”自称,吃斋念佛,披着“宽仁慈厚”的外衣,装出一副“怜贫恤老”的面孔。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善人”,双手却沾满了奴隶们和封建叛逆者的鲜血。小说通过描写她相继逼死金钏儿、晴雯、司棋等奴婢和封建叛逆者黛玉,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她吃人的狰狞面目。 金钏儿是王夫人身边的一个丫头,平日专供她驱使差遣。有一次,在贾宝玉的百般

    1974年Z1期 62-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关于提高小鸡成活率研究的体会

    广西师院生物系七三级开门办学小分队养鸡科学研究小组

    <正>遵照毛主席“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导,在桂林地区食品公司良种场的两个月开门办学中,在当地党组织和开门办学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把转变学生的思想放在首位,我们本着在政治上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业务上向工人阶级再学习的精神,针对小鸡死亡率为30—50%这个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兽医、工人、教师的帮助和具体指导下,把小鸡死亡率作为研究的重点,组织了科研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在提高小鸡成活率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定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974年Z1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 怎样分析中学化学教材

    张振奎,李斌全,潘庆权,谈翠莲,肖玉富

    <正>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在教学上,必须防止拿着课本就上课的不负责任的倾向,要既注意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方面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又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与研究,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为此,要认真地钻研和领会中学化学教材的精神实质,对教材作一番科学地分析。

    1974年Z1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瞻仰烈士纪念塔

    宁秀育

    <正>春风哟轻轻地吹, 热泪哟簌簌地坠, 心口哟扑扑地跳, 暖流哟哗哗在心海集汇。 啊!凝眸着巍巍的烈士纪念塔, 我胸中的门窗向四面敞开, 心底的海洋波涛卷浪花飞…… 透过风啊穿过雨, 我仿佛看到: 你如一棵劲松当空立, 笑迎漫天的飞雪和冷雨, 你愤怒的目光凌空射, 如把把利剑刺向顽敌;

    1974年Z1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灵渠之歌

    滕咸惠

    <正>(一) 我漫步在秦堤上 看依依垂柳婆娑 听淙淙渠水欢唱 铧咀头 放眼望 湘江北去 奔腾浩荡 江风扑面江水涌 心潮激起千重浪

    1974年Z1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 兴安县五里峡水库工地(外二首)

    张葆全

    <正>漠川两岸嶂千重, 勇士挥戈战巨龙。 滚滚硝烟成异彩, 隆隆排炮震长空。 双肩挑走磨盘岭, 铁臂劈开三岔峰。 大好河山新气象, 批林批孔满天红。

    1974年Z1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我院举办工农兵理论骨干学习班和工人辅导员读书班

    <正>为了更好地与工农兵相结合,与工农兵共同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共同研究儒法斗争历史,把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普及、持久地开展下去,使教育革命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建设,我院采用“请进来”的办法,举办工农兵理论骨干学习班和工人辅导员读书班。 工农兵理论骨干学习班和工人辅导员读书班经过十多天的学习,于八月初胜利结业。参加工农兵理论骨干学习班的有学院挂钩的工厂、大队、部队等五十四个单位的二百二十多名工农兵理论骨干,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研究中国历史的部分论述,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儒法斗争的历史和一些法家的主要著作,联系实际批林批孔,批判《三字经》和《增广贤文》。参加工人辅导员读

    1974年Z1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