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庶
<正>“一种是党内的团结,一种是党与人民的团结,这些就是战胜艰难环境的无价之宝,全党同志必须珍爱这两个无价之宝。”这是在延安整风后,伟大领袖毛主席为我们党总结出来的一条极为重要的历史经验。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依靠这两个无价之宝,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推翻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摧毁了以刘少奇、林彪为头子的两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深入开展批林批孔,抓革命,促生产,到处呈现出生气勃勃、团结战引斗的新局面,革命和生产的形势一片大好,越来越好。我们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党内的团结,增强党与人民的团结。这样革命的力量就能够更加强大,就更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就能更好地把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就更有利于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进一步发展大好形势,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更大胜利。 历史经验表明,能否巩固和不断增强党内的团结,党与人民的团结,根本在路线,关键在领导。我们讲团结,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基础上的团结。只有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党内的团结,党与人民的团结才能得到不断增强和发展。也只?
1974年1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 广西师院物理系写作组
<正>在我国自然科学发展史上,儒法两条路线斗争是十分激烈的。今天,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正确评价法家路线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批判儒家的阻碍、破坏作用,研究我国科技领域里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深入批林批孔,促进科技革命,推动教育革命,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 科学技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我国的科学发展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科学技术的历史。劳动人民是科学技术的主人,在劳动人民发展科学技术的伟大斗争的过程中,儒法两家也进行了尖锐的激烈斗争。 反对复古守旧,主张革新进步的法家政治路线促进了我国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两千多年来,儒法两条路线斗争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法家作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走上历史舞台,他们在政治上反对复古守旧、主张革新进步,采取了反对“法先王”,主张“法后王”,反对分封制,主张中央集权制,废井田,重耕战等措施,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促使人们向自然界作斗争,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1974年11期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 广西师院数学系大批判组
<正>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丰富的文化典籍。”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在数学上作出了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推动了数学的发展。数学虽然不是反映某一个阶级利益的科学,但正如伟大导师列宁说的那样:“有一个著名的格言说:几何公理要是侵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被推翻的。”在先秦时期,数学的发展侵犯了儒家复辟奴隶制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他们就千方百计阻碍和诋毁它。而法家主张革新前进,需要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和改变生产关系,相应地促进了数学向前发展。今天,我们研究先秦时代两条路线斗争和数学发展的关系,对我们认识自然科学是为政治路线服务,改革旧的数学教学体系,都有着一定的帮助。 一、法家进步的政治路线对数学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儒家反动的政治路线是数学发展的障碍 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当时,奴隶主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已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在这种情况下,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更加激化,奴隶纷纷起来反抗和暴动,当时奴隶起义和斗争风起云涌,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开始出现了新的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先秦时期的法家,就是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的代表出现的,它推行一?
1974年11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 广西师院数学系大批判组
<正>祖冲之(公元429—500年)字文远,是我国南北朝时代一位进步的数学家。他在数学、天文以及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特别是对圆周率的计算,已能精确到七位有效数字,比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A.Kashi)要早一千年。祖冲之在一生的实践中,反对儒家守旧、复古思想,坚持法家革新、进步路线,在思想上和学术上与儒家保守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祖国的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 自汉元帝开始,地主阶级逐步由一个进步的阶级转向保守反动。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西汉末的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的黄巾大起义,以及东晋的孙恩、卢循起义等农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沉重地打击着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权。在这种形势下,儒法斗争在政治上表现为地主阶级内部变革与守旧,前进与倒退的两条路线的斗争,在思想上表现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西汉时期,封建反动统治阶级及其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为了麻痹劳动人民的革命斗志,制止人民群众的反抗,维护其反动统治,举起了“独尊儒术”的尊儒反法黑旗,拼命宣扬孔老二的“天命”思想,贩卖他的“天人感应”的神学体系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天命观。他认为天是有意志、有目的、能支配一切的最高主宰:自然界日月星辰的运行,寒暑?
1974年11期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 广西师院生物系写作组
<正>贾思勰是北魏末期(公元六世纪)的一位农业科学家。他继承了法家人物的先进思想和唯物论的自然观,推崇法家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的路线,主张重农抑商,提倡耕战,批判孔丘轻视劳动的观点,在当时劳动人民改造社会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曾起到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毛主席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贾思勰就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所写的《齐民要术》(以下简称《要术》)是农业科技史上的一部杰作,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农业科学专著之一。在《要术》中他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和当时的生产斗争经验,为后世发展农业提供了丰富资料。 今天,我们研究贾思勰和他的《要术》,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科学技术上和生物学上所作的巨大贡献,正确评价法家在农业科学发展史上所起的促进作用,批判儒家在农业生产上的阻碍和破坏作用,这对于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和促进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都是很有必要的。 一、推崇法家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的路线 贾思勰在《要术》中,极力推崇法家的耕战政策。他列举了许多事实,引用管仲,李悝、商鞅、荀况、晁错、桑弘羊等著
1974年11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 广西师院化学系写作组
<正>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是物质,还是精神?到底是物质决定精神,还是精神决定物质?这是人们对自然界截然不同的根本看法,“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20页) 围绕着对世界本质问题的不同看法,反映着先进阶级与反动没落阶级之间在哲学思想和世界观上的根本对立,也是法家和儒家在哲学思想上,彼此进行激烈斗争的一个焦点。以孔丘孟轲为代表的儒家,他们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其核心是“天命论”,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帝”,是世界的最高主宰。孔丘说:“死生由命,富贵在天”,把人的生死祸福和社会的富贵贫贱的等级制度,说成是由“天帝”决定的。又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天帝”虽然不讲话,但是“天帝”创造了人,并为人生了五谷百物。孟轲说:“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就是说政权也是“天帝”授与的,社会的安危治乱,也是“天帝”的意志决定的。孔孟的徒子徒孙,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他的《兴贤良对策》中,更亦裸裸地鼓吹“天命论”,说:“天者群物之祖也”。总之,儒家认为世?
1974年11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广西师院生物系水稻三系研究小组
<正>我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正确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今年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其中野生稻(包括野败)与栽培稻杂交的材料,在“三系”(即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的基础上,已进入到小量制种和选配强优势组合,测定杂种优势,为“广积粮”服务阶段。为了配合水稻“三系”选育工作,探索水稻雄性不育的规律,为水稻“三系”选育提供细胞学方面的指标,为此,我们用野败×广选三号(B_4F_1)的73C1—818及其父本广选三号作材料,从细胞形态方面进行比较观察。 一、材料和方法 野败×广选三号(B_4F_1)中的73C1—818,及其父本广选三号均来自1974春广西农科院海南岛南繁材料。于早上5—6点和下午4—5点分别采集花粉发育不同时期的小穗,用3∶1的酒精(95%)冰醋酸固定,24小时后用70%酒精保存。 方法以石蜡切片为主,同时做些临时压片,石蜡切片厚度8μ,铁凡苏木精染色。
1974年11期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6k] - 广西师院生物系水稻三系研究小组
<正>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利用杂种优势是当前农业增产的十分有效的途径之一。水稻“三系”选育近年来取得了不少成绩,进展很快。对水稻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将会为水稻“三系”的选育提供一些理论根据。为了配合我区水稻“三系”选育工作,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我们接受自治区交给的任务,在区协作组的指导和各兄弟单位的大力协助下,今年4月中旬开始对水稻“三系”花药中氨基酸、糖、有机酸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试图从中找出这些物质与花粉不育性的相互关系,现将其中一部分结果初步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供试材料是今年3月5日——3月18日在海南岛崖县崖城公社广西农科院、广西农学院南繁田中采集的野栽型不育系野生稻×广选三号(B_4F_1),为了进行比较分析,我们还采集了它的不同回交世代〔野生稻×广选三号(B_4F_1)〕以及保持系广选三号,恢复系IR—24。按花粉发育的三个时期(减数分裂、单核一双核、双核一三核)于早上5—6时或下午5—6时随机取样采集,然后在日光下晒干保存供试验用。 试验采用纸上色层分析法。分析时,每种材料均分别剥离颖壳取2000个花药,加石英砂少许研磨,用82%酒精保存在60℃水浴巾浸提2次(每次1小时),离心(4000转/分)10分钟,然后将浸?
1974年11期 45-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罗桂烈
<正>车削加工中提高表面光洁度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在车床上加工45钢的棒料外圆时,图纸要求表面光洁度达▽_5,问应如何适当选择进给量S和刀尖半径r? 二、公式的推导 在车床加工工件外圆时,刀刃在工件上运动轨迹是螺旋线,所以,让工件通过放大观测可以看到工件表面不是光滑的圆柱表面,而是带有螺距很小(等于进给量)的螺纹表面。这是形成表面粗糙度的原因之一。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表面的塑性变形、刀具在工件表面的摩擦以及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其它现象,往往使已加工表面的实际粗糙度H_实大于理论高度H。通常,表面光洁度是用放大观测到的工件表面的实际粗糙高度H_实的平均值H_平或其平均方根偏差H_方表示。例如,微观测得某工件表面H_方>3.2~6.3微米或H_平>10~20微米,表示该工件表面光洁度达▽5。 表面粗糙度的理论高度H的计算可以按刀尖圆弧半径r=o与r≠o情形分别加以讨论。
1974年11期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广西师院数学系微积教材编写组
<正>一、问题提出 某机械厂在机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的精度,经常需要配制各种规格的三爪卡盘中的另件卡爪(软爪)。而卡爪的设计与制造需要计算卡盘平面螺纹(盘丝)两端点的曲率半径和偏心距。过去他们用作图法解决,但觉得精度不够,并且很费时间。后来找到了一份用分析方法计算这些几何量的有关资料,他们试用其中的公式来算,并与作图法比较,两者结果差别较大。因此对这些公式的正确性发生怀疑,他们便将计算稿给我们,要求找到原因。经过共同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公式是正确的,但没有作必要的推演和简化,所以计算过程较繁杂,容易导致计算中的错误。因此,我们在验证公式的基础上,将有关公式进行排演,并进行简化,结果使计算公式变得很简单,几乎不用作什么计算,就能达到一定精度。 二、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简单介绍自动定心三爪卡盘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转动小齿轮时便带动中心轮旋转,中心轮另一面刻制有阿基米德平面螺纹(称为盘丝),它转动时,便带动三个卡爪同时
1974年11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周治章
<正>单因素优选法问题,实质上是求定义在区间〔A,B〕上的单峰函数f(X)的极值问题,如果f(X)在点X~*C〔A,B〕取得极值,则称X~*为最优点。因为f(X)的具体表达式一般是不知道的,所以只能给出找X~*的最佳近似值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必须适合于〔A,B〕上的全体单峰函数。 f(X)在〔A,B〕上称为单峰,是指〔A,B〕内存在唯一的一点X~*,使得f(X)在点X~*取得极值,并且f(X)在两个区间〔A,X~*〕和〔X~*,B〕中,一为严格递增,一为严格递减。 众所周知,假定在〔A,B〕内做M个试验,分n批进行,即M=K_1+K_2+…+K_n,那末问题就是: (1)M,n及每个Ki都确定时,经n批试验后留下的区间能缩到多小?精确度达到多高?试验点怎样安排? (2)M、n确定,如何分配各批试验个数K,使经n批试验后留下的区间最小?精确度达到最高? 下面,我们先讨沦M=n这个最简单的情况。当然考虑的是连续型的问题。 M=n,就是说,每次做一个试验,共做n次;或者说,开始做两个试验,以后每次只做一个试验,总共做n个试验。每次做完试验后,比较两点的优劣,留下一个试验点和下一个试验点进行比较。
1974年11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苏凡
<正>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有机化学有了更新的认识,特别是在开门办学中进一步明确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关系。现运用已学过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几个观点对有机化学进行初步归纳。只有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有机化学的变化过程,才能正确地深刻理解有机物质的变化规律。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有机物质是碳的化合物,既然是碳的化合物,其中必有碳元素。碳这个元素我们在无机化学里已经学过,碳原子有2价,也有4价。碳原子在有机化合物中一般都是表现为四价。事实上,物质的性质与其结构有密切的联系,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从有机化学的结构来看,不管是哪一类型的有机化合物,其中每一个碳原子都是以四个共价键和另外的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的,这是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特点,即它们的共性或普遍性。在结构上,这种共性和普遍性也是存在于本性或特殊性之中的。 物质的特殊性是“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在结构上有机化合物有着这种特殊的矛盾,如碳原子的四个价电子和四个氢原子结合可得到最简单的饱和烃如甲烷(CH_4);一个碳原子还可以与另外的碳原子连接起来形成直键状的碳氢化合物;直键烃碳原子两侧与另外的烃基相连则形成支键;
1974年11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 桂林电力电容器厂、西师院化学系厂校协作小组
<正>(一)前言 当前在电力电容器生产中常用两种浸渍剂即矿物油和三氯联苯。矿物油虽有优良的电气性能,但介绍常数太低(ε=2.2),生产的电容器单台容量小,比特性差;三氯联苯是一种合成介质,性能良好,介电常数也较大(ε=4~5),为国内外广泛采用,但此种浸渍剂有个致命弱点,就是容易造成积累性的肝脏中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为了提高器容器的容量,国外曾有人用硝基苯作为浸渍剂但净化条件苛刻,一般不易做到。我们认为硝化十二烷基苯介电常数大(s=11~12),毒性较少;若能加入适当的稳定剂(或吸附刑)防止其老化变质,就有可能运用到电力电容器实际生产中。
1974年11期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