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1974年10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伍婉萍
,袁竞雄
,林雨如
<正>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在中共中央于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的会议上,伟大领袖毛主席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报告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精辟地分析了我国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以后的根本形势,深刻地总结了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对于我党在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后所需要解决的作战方针、土地改革、经济政策、统一战线、整顿党的组织等问题,都作了全面透彻的论述。“这个报告是整个打倒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时期内,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带纲领性的文件。”今天重新学习这篇光辉文献,对于我们掌握战斗的武器,深入批林批孔,进一步认清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极右实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74年10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广西师院政治系七四级工农兵学员写作组
<正>在《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这篇光辉著作中,毛主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地科学地分析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客观形势,作出了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的战略决策,选择了战略决战的方向,批判了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具体制定了全歼卫立煌集团于东北的作战计划,直接指挥了伟大的辽沈战役。这深刻体现了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和军事路线,是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锐利武器。今天,我们重温毛主席的这篇光辉文献,对于深入揭露和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认清林彪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提高我们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1974年10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张九耀,陈厚全
<正>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役,是在辽沈战役结束后,淮海战役正在进行中发起的。这次战役从准备到结束,都是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部署和指挥下进行的。毛主席的《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贯串着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伟大思想,是平津战役取得伟大胜利的光辉指针,也是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锐利武器。认真学习毛主席这篇光辉著作,对于我们加深理解和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军事路线,彻底清算林彪在平津战役中的滔天罪行,揭露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极右实质,把批林批孔运动不断引向深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74年10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刘学厚
<正>在辽沈战役即告结束,淮海战役正在顺利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毛主席鉴于华北之敌已成“惊弓之鸟”,非常及时地组织指挥平津战役,令我东北野战军迅速隐蔽入关,同华北兄弟部队一起,突然包围分割华北之敌,就地全歼,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为此,毛主席在辽沈战役结束前的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九日和十一月一日连续电示林彪,令担任塔山阻击战后正在原地休整的四纵、十一纵先遣入关,向北平方向速进。而林彪拒不执行毛主席指示,又不向下传达毛主席命令,时隔半月之久,部队入关行动仍然遥遥无期。毛主席于十一月十六日再次严令林彪,主力早日入关,包围津、沽,唐山,在包围姿态下进行休整,使敌无法从海上逃跑。林彪仍抗拒毛主席的指示。他在十一月十七日给军委的电报中胡说什么“东北主力提早入关很困难。”这是极大的谎言!
1974年10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 广西师院史地系七四级革命大批判组
<正>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为了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不仅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推行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而且乞求于孔孟之道,推行一条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儒家主张“以礼治军”,林彪则大搞突出地主资产阶级政治;儒家宣扬“去兵去食”,林彪则反对毛主席关于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指示;儒家鼓吹“小国师大国”,林彪则被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国民党反动派的表面强大吓破了胆,“愿与国民党在东北合作”,听从国民党的指挥;儒家实行“不鼓不成列”的所谓“仁义”战术,林彪则竭力推行所谓“六个战术原则”,鼓吹打“堂堂之阵”,反对打歼灭战,
1974年10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
<正>九月中旬以来,在群众性学习毛主席的军事著作,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基础上,我院先后召开了参加过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部分老战士座谈批判会和全院师生员工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大会。 发言的同志,热情歌颂毛主席的伟大战略思想,以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和毛主席关于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一系列指示为武器,
1974年10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蓝山
<正>孔老二曾经喋喋不休地侈谈什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什么“君子喻于义”、“罕言利”等等,宣扬了一套极端虚伪的“仁”“义”道德说教。二千多年来,这套说教成为中外一切孔孟信徒对劳动人民进行野蛮的剥削与掠夺时所不可少的骗术。作为一部形象的封建社会衰亡史的著名小说《红楼梦》,在其五十六回里对反动派如何运用这套骗术进行讹诈有非常典型的描绘。
1974年10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史学青
<正>孙权(公元182——252年),是三国时期一位尊法反儒的杰出政治家。他雄才大略,多谋善断。曹操曾感慨地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在曹操心目中,孙权是很有本事的、了不起的人物。孙权统治东吴五十二年间,使吴国从地处江东一隅,只有五郡地盘的小国,一跃而成为统一了江南半壁河山,与魏蜀鼎峙的大国。这是他执行法家路线的结果。 但是,由于历代反动统治者尊儒反法,孙权的形象被歪曲,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被抹煞,被贬低。封建史家评论孙权是“性多嫌忌,果於杀戳”;在小说和旧戏舞台上,孙权也被刻画为庸碌无能,十分窝囊的人物。我们必须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重新研究孙权这个历史人物,给予正确的历史的评价。
1974年10期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 广西师院体育系写作组
<正>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体育是社会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在阶级社会中,总是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而存在,为一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在我国历史上,在儒法两条政治路线的激烈斗争中,儒法两家从不同的政治目的出发,都十分重视利用体育为他们的政治路线服务。反动儒家的祖师爷孔老二把“射(箭)”,“御(驾车)”说成是“习揖让。”他说:“君子无所事,一定要说争,那就是
1974年10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贺祥麟
<正>《三字经》是封建地主阶级给初学儿童编的一本识字课本,编纂者是谁,其说不一,一般人都认为是南宋末年的礼部尚书(主管内政和文化教育)王应麟。《三字经》每三字一句,一共虽只有一千多字,但一出笼就受到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赏识。从南宋末年到解放以前的七百年间,《三字经》广泛流传,毒害了多少儿童和成年人!解放后,刘少奇、林彪等机会主义头子为了复辟资本主义,对《三字经》十分重视。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下,吴晗等人还公然叫嚣说:“这是本好书”,应当继承“这份遗产”。
1974年10期 45-4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 广西师院史地系工农兵学员《商鞅的故事》编写组
<正>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掌握了秦国的军权和政权。于公元前356年,商鞅把他领会的法家思想理论,开始运用到秦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等各个领域,进行法家学说的全面实践。 商鞅认为:“当时最重要的事情,是马上去奸。”他指出:“没有战功而继续保持着高官厚禄的地位,处处作威作福的奴隶主阶级;不劳动只吃闲饭,鼓唇弄舌,搬弄是非,阳奉阴违,妄图‘克己复礼’的儒生;弃农经商,敲诈勒索,从事奴隶制手工业,商业活动,没有爵禄而发财致富的商人;以及因懒惰造成贫困,不努力参加农业生产和作战,不当官而高居于人民之上的食客、游士,都属于奸民”。
1974年10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广西师院革委会报道组
<正>为了进一步总结开门办学的经验,发展我院教育革命的大好形势,院革委会办事组、政工组、教育革命组蹲点的同志,在院党的核心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准备,分别由院革委会副主任李德韩、覃宏裕、教育革命组组长陈鼎芳等同志率领,于九月下旬奔赴开门办学第一线。
1974年10期 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