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1973年06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正>荔浦县马岭公社合安大队,解放前是一个田瘦地瘠、旱涝无收的穷地方。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压迫剥削下,广大贫下中农过着悲惨的生活,当的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愁呀愁,穷人不如马和牛,地主逼租又逼债,妻离子散泪常流。” 解放以后,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合安大队的贫下中农翻身作了主人,他们怀着对旧社会的无比痛恨,对新社会的无比热爱,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初步改变了合安大队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粮食亩产跨过千斤,平均每人有粮一千二百斤,实现了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队队有储备粮。如今合安变成了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荔浦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合安面貌变化的历史证明:广大贫下中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1973年06期 11-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少成
<正>这里没有高楼,没有深院,甚至没有一间草房。我们的课堂座落在一个土坡上,那是一片柠檬桉树林—— 千百株笔直参天的银灰色树干,顶着一张宽阔的深绿色天幕。它们姿态轩昂,生机勃勃,比那些大建筑物的钢筋水泥柱显得还宏伟哩! 我们走进这大自然的课堂,把草帽摘下,坐在凹凸不平的草地上,背靠着坚实的树干,连汗也来不及擦,就打开笔记本:讲课马上开始了。 生产队长——我们的新老师,他站着,黝黑的身躯呀,犹如那笔直的树干一样结实。老师既不拿课本,也不发讲义。只见他举起粗壮有力的巨手,指着面前一带苍翠的群山,山腰里环绕着一条黄色巨龙——那是新开的长渠,并以朴实、有力的语言畅谈贫下中农战天斗地的英雄事迹:一个民兵排长带领着十几个民兵,用几条钢钎奋战了一百九十三个日夜,打通了二百四十米长的岩石隧洞,把山那边的河水引过来了!
1973年06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陆翠云
<正>站在云端天河旁, 银河滚滚绕山岗。 为何江山美如画?
1973年06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苏关鑫
<正>“全哥”,是玉民山苗族贫下中农对优秀教师张福全同志的亲昵称呼。 一年前,在《广西日报》看到张福全同志的先进事迹时,曾深深被他为苗族人民办学的精神所感动,心中早就激起了登上玉民山、访问张福全同志的愿望。此次受院、系领导的派遣,封三江县进行巡回辅导,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向他学习的极好机会。虽然辅导的日程安排得很紧,但我们还是利用两点交叉互换的间隙,抽空前往访问。此时此刻,我们内心的兴奋激动,别提有多大了!
1973年06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正>重游 一九六九年曾在陆川沙坡河畔歇宿一宵,那时水坝尚无。一九七三年四月开门办学到此,河上水坝矗立,俱不认识,有感而作。 重游难认是沙坡, 大坝轻拦万顷波。 渠绕群峰飘玉带, 洞开千嶂泻银河。 铁牛溅水耕原野, 机器腾欢奏凯歌。 跃进号声连五岳, 人民伟业日增多。
1973年06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刘上扶
<正>有的中学英语老师来信,问及我区中学英语课本里的一些读音问题。现提出些不成熟的意见,共同研究。 (一)课本里出现不少中国人名,但没有注音。这些人名应如何读法? 中国人名用在英语句子里要读成英语的调子。如果照汉语读成中国调就跟全句不协调了,那是很难听的。例如: Liu Hu-lan(刘胡兰)读作['ljou'hu:'ln];LiMing(李明)读作['li:'mi];Chang Hung(张红)读作参看《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的附录十“人名字典”)。
1973年06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哲之
<正>马克思主义是在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修正主义作斗争中不断发展的。列宁在同俄国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之流作斗争中,写了光辉的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了解列宁如何同马赫主义者作斗争,对于我们深入开展批修整风运动有着重大的意义。
1973年06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广西师院报道组
<正>遵照毛主席关于“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的指示,为贯彻国务院和区革委会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七三年招生工作的通知,我院成立了招生办公室,并抽调干部和教师共六十八人,分赴我区各地、市、柳铁、生产师和国防公办参加招生工作。
1973年06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广西师院体育系通讯组
<正>为了纪念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光辉题词二十一周年,宣传和落实毛主席的革命体育路线,推动我院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六月十日举行了全院性广播体操比赛。这次比赛是在我院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坚持“两操一活动”的大好形势下举行的。参加这次比赛的有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政治、史地等系的工农兵学生。
1973年06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 广西师院数学系、生物系通讯组
<正>最近,数学、生物两系师生分别到桂林农机配件厂、桂林第三机床厂、广西教学仪器厂、广西植物研究所、良丰农场、大埠公社等单位开门办学,坚持以批修整风为纲,理论联系实际,虚心拜工农为师,学得生动活泼,效果较显著。
1973年06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广西师院数学系通讯组
<正>应柳州钢铁厂工人大学邀请,从二月中旬起,到五月底,我院派出了数学、物理教师到该校上基础课,受到该厂党委和工人热烈欢迎。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柳钢党委副书记岑国荣接见了我院教师,用切身体会对我院教师进行阶级教育。三个多月来,该厂
1973年06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广西师院教育革命组
<正>六月十四日,我院举行了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会上有五位学生介绍了他们认真攻读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刻苦钻研功课,不断提高路线斗争觉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经验。 在认真看书学习方面,他们的主要经验是: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认真阅读,反复琢磨,弄懂弄通;读书和批修结合,加深理解;
1973年06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 广西师院中文系通讯组
<正>中文系师生在陆川县开门办学,结合思想教育和专业学习,积极开展采风活动。 他们参观了陆川有名的文龙径工程。这个工程十分雄伟壮观,从榕江坝首到文龙电站,筑起了一条34华里长的渠道,穿过15个隧洞,绕过100多个山头。在渠道两壁和人工掘成的天池上,留下了许多气壮山河、光辉夺目的诗篇。师生们一边啧啧赞叹工程之艰巨宏伟,一边记下当年英雄们筑坝断流、开山凿渠的豪言壮语。“飞起银锄打隧洞,跃进奇迹五天通”、“烈日喷炎晒不倒,劈山移岭造天池”,这些战斗的诗篇,给了师生很大的教育和鼓舞。大家说,
1973年06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 廖进登
<正>座座峰峦与天高, 排排梯田入云霄; 昨插绿秧白云里, 今闻山上稻香飘。
1973年06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本期数据